English

记忆中的红色星辰

2004-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邢军纪 我有话说

傅庚辰1935年生。黑龙江双城人。1948年参加东北音乐工作团。1954年入东北音专学习作曲

。1983年起任总政歌舞团团长。现任中国音协主席。

许是那颗红星对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当12岁的傅庚辰和这颗红星相遇,这朵红色星辰就变成了他生命的图腾。从此,在他生命的年轮里,总有一颗永远闪烁的红星与他相伴,照彻着他的人生之路和艺术追求。

傅庚辰是哈尔滨人。12岁那年,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他加入了东北音乐工作团。团里有一批极富才华又有造诣的老一辈革命艺术家,他们“一颗红星头上戴”,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辞辛劳,不怕牺牲,如一颗颗红色星辰闪烁在他的视野里。正是有了这些红星辉映的经历,才确立了傅庚辰日后的人生坐标。1950年,经过东北鲁艺音乐系深造,傅庚辰小荷初露,极富灵性地创作了他的处女作《秧歌舞曲》,这支小提琴独奏曲很快就风靡东北,令人刮目相看。这一年他刚满14岁。1957年底,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的傅庚辰来到志愿军文工团,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几个月后,他奉命创作《告别朝鲜》(后改名为《中朝友谊之歌》),本来他已在炮火中洗礼许久,无须再深入前沿,但他仍坚持和词作者黎汀一起抵近上甘岭和三八线一带采风,在金达莱盛开的日子里,他的这支旋律优美的歌曲唱遍了三千里江山。直到现在,每每出访朝鲜,一些中央领导人还不忘把这首歌的录音带选为礼品。

红星辉映下的军旅生涯是傅庚辰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1964年,已是八一电影制片厂音乐组创作员的傅庚辰,接受了为电影《雷锋》创作音乐的任务,他两次采访雷锋的战友乔安山,五次采访雷锋的指导员高士祥,还在雷锋车上当助手体验生活,几个月后,那首《雷锋,我们的战友》的经典部队歌曲便诞生了。创作电影《地道战》音乐时,剧本上本来没有《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这首歌,只有主人公高传宝秉烛夜读《论持久战》的情节,音乐的设计只是背景渲染,如“潮水般的音乐涌起”。但是,傅庚辰经过仔细推敲,觉得仅用背景音乐言不及义,高传宝读书应该有洞若观火般的感受,有明灯指引的彻悟。而这样的敏感发现绝非傅庚辰的灵机一动,而是他的真切体验。他在17岁时曾经读过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年》,系统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一步认识了它的性质和奋斗目标,从那时起,他就决心跟着共产党走。这种思想情感上的历练,也使他的艺术感觉敏锐而又细腻,创作上一丝不苟。经过反复斟酌,几经反复,傅庚辰创作出了《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这首歌。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的演唱,立时引起万人唱和,至今经久不息。

在傅庚辰的创作生涯中,电影《闪闪的红星》该是他的最爱:比如《红星歌》里“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关怀照万代……”;比如“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风,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这些歌之所以成为他的最爱,实在是它们诠释出了那些红色星辰的精魂,人民对红色星辰何以拥戴的因由。

傅庚辰曾经担任过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少将军衔。卸任后又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协第五届主席。如今,傅庚辰正值他音乐创作的又一个高潮。他说,这些年来,他随调查组和视察团走过大中小90多个城市和乡村,走过18个省,了解音乐事业的发展情况,触摸到了人民群众对文化事业的深层需求。他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对音乐的需求剧增,音乐文化蓬勃发展,兴起了空前的“音乐热”,各类音乐比赛、音乐培训班、音乐演出活动如雨后春笋,“音乐助学说”、“音乐健身说”、“音乐治病说”、“音乐优生说”纷至沓来。现在许多普通工人、农民的孩子都在学钢琴。据估算,全国仅钢琴销售和音乐考级就拉动内需200多亿元。面临这样一个全民需求音乐的时代,傅庚辰――这个记忆中永远闪烁着红色星辰的作曲家,相信他音乐创作的又一个春天就要来到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