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少年唱主角的科学论坛

2004-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董城 我有话说

正在进行中的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学生论坛是参与人数最多、互动性最强、最能体现团结协作和国际交流的活动之一,也是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科学家”展示研究成果,阐述学术主张,比拼科学知识的舞台。

选题颇具专业水平

本次论坛按照“基础科学与综合问题、航空航天、生命科

学・生物・医药技术、生态环境、信息通讯技术”五大领域,与会学生代表根据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选择44个不同的分支学科进行讨论。

背投电视、液晶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学生论坛的装备毫不逊色于成人科学家的会议,比装备更为专业的是学生代表们的发言与论文。在“环境友好,行为表现”讨论小组里,来自上海延安中学的冯皓同学提交了一篇论文《黄浦江不同区域的环境分析及污染治理方案》,他首先介绍了所在学校环保协会连续四年对于黄浦江开展的考察情况,并用“指数评价法”逐一说明了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征划分河流各区域的污染状况及解决方法:区域发展一体化与环境保护方案,最后他对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我觉得这项研究意义比较重大,黄浦江作为上海人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必须保证水质不受污染。而且,我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其他水域环保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来自澳门的李文朴则对即将发射的“神六”兴趣浓厚,设计发明了“神六”仓外自拍系统。谈及设计的初衷,李文朴说:“关于‘神州五号’的新闻我都爱看。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杨利伟全是从飞船仓内拍摄照片,缺少飞船整体的宏观拍摄。给‘神六’安装自拍系统,就可以让世人一睹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遨游的全貌,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飞船的破损,可谓一举两得。”

小品、绘画、音乐都是学术交流语言

提倡英语交流,是本次学生科学论坛的一大特色。在分组讨论的会场,学生代表们基本都是用中文和英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见解表达两遍,流利的英语交流令充当翻译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始料不及,他们纷纷表示代表们“太厉害了!”。

为了帮助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动脑和动手能力,组委会专门设计了“动手实践活动”这个项目,每小组确定一个选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除宣读论文以外,还可以用演示的实验、模型、雕塑、DV电影、摄影、动画演示、绘画、墙报、小品、戏剧、音乐、舞蹈、文学作品等形式表现一个主题思想。

程璐是江西省的代表,参与的是生命科学的讨论,在他们组里有来自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外国伙伴。为了能够生动表现他们对于“克隆技术利与弊”的讨论,同组代表决定采用演出话剧的形式。重点表现一位克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特点,得出地球不能接受克隆人的结论。

网络改变生活组的唐明琪、史雨辰、侯小萌三位同学则决定排演一出小品,真实再现网络生活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强调网络教育的重要性。

更多讨论组则是采用共同完成一篇论文的方式汇报讨论结果。

快乐会议不失学生本色

虽然是作为“国家级”科学代表来参加“国际级”会议,毕竟与会代表都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国籍不同,但活泼开朗的年龄特点不分国界,给本来庄严的科学盛会增添了几分青春的气息。

学生论坛的各个分会场,设在北京第80中学的教室里,走进会场最吸引眼球的要数五颜六色的各式黑板报,这全是由各国学生一起绘制的。一块黑板上写着“打破坚冰”,意思是通过几天的同吃同住,各国代表成为了好朋友,没有了刚见面时的拘束;生态环境组的同学们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奇花异草、碧水蓝天;有的小组索性把本组组员的姓名、年龄、国籍甚至Email、手机号用不同字体大大写在了黑板上,为了加深记忆、加强联系。

一休会,孩子们就忘却了自己还是代表,开始尽情嬉戏。刚才还一本正经进行辩论的“科学家”转眼回归成了伙伴身份。晚上拨通一位代表的寝室电话进行采访,从话筒里就能听到笑声叫声,原来那是他们在研究选题,接电话的同学也恨不得赶快提问完,好赶快回到游戏行列中。这样的“学术会议”也许只有在青少年的科学节上才会看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