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哈尔滨站困难旅客救助基金遭遇尴尬

2004-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张晶 我有话说
编者按设立困难旅客救助基金本是哈尔滨车站回报社会的一种善举,却被一些人利用来作为生财的途径,这实在是出乎哈站人的本意。他们的爱心、真诚已经被玷污,人类的弱点,在这件事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件事上,暴露出社会道德教育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呼
吁有关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也希望各职能部门加强有关法规方面的建设与充实,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能得到有效救助,让骗子们无处行骗。

哈尔滨车站有个困难旅客救助基金,目的是为了救助那些遭遇突发事故而身无分文的特殊困难旅客。这个由哈站客运职工自发捐助的基金自1998年设立至今,已获捐款14000多元,资助了600多名困难旅客。然而,这个体现哈站客运职工浓浓爱心的困难旅客救助基金,从设立的那天起,就遭遇了数不清的尴尬和困惑!

尴尬之一:困难旅客救助金屡遭欺骗。2002年4月,哈尔滨车站站长值班室来了一位来自广州的“特殊”旅客,这位旅客称自己来哈尔滨做生意,不慎钱包被盗,身无分文,万般无奈找到了哈站求助。

“主任先生,我的钱真的不见了,我有手机、传呼、还有手表,先押给你。请帮帮忙,家里有急事,帮我买张车票吧!”值班主任刘学辉打量着这位西装革履的困难旅客,见他如此焦急,刘主任心软了 出门在外,谁还没个为难着急的时候 刘主任拿出200元救助金帮他买了票。“谢谢!谢谢!你们太好了!我保证,一到广州就把钱给你们寄回来。您贵姓?我就寄给你!”200元对于旅客救助基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刘主任和值班员们的确期盼着他能真的把钱寄回来。然而,一年过去了,这位“特殊”旅客最终还是让哈站人失望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2003年5月,这位“特殊”旅客竟又出现在值班室,还是以相同的理由求助 也许是冤家路窄,这天恰巧又是刘主任当班,他从候车厅巡视回来,前脚刚迈进值班室,就听见熟悉的广东口音:“我有急事,帮帮忙吧!”“你还认识我吗?”望着突然进门的刘主任,那旅客顿时满脸通红,垂着头冲出了值班室。

哈站客运车间总支书记郭立滨告诉记者,从救助金设立到现在,绝大多数被救助的旅客都表示回家后一定将救助金寄回。可到现在为止,只有27人归还,共500元钱。郭书记感慨地说,没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人格也一块儿丢了!”

尴尬之二:困难旅客救助金竟成他人生财之道。今年初,一位身材瘦小衣衫褴褛的中年旅客敲开了值班室的门,称自己的钱被骗走了,要8块钱买一张回安达的短途车票。看着可怜巴巴的他,当班客运员动了恻隐之心,就给了他8块钱。谁知两天后这位旅客又来了,还是只要八块钱。由于他要的钱数不多,值班员又轮班上岗,致使他连连得逞。当他的伎俩被揭穿时,竟振振有词 不用费力就能要到钱,我为啥不要呢?弄得哈站人哭笑不得。

尴尬之三:自愿捐助却遭非难。有的旅客认为救助金是国家给的,拿救助金买票理所当然,甚至有人要求买软席票、卧铺票。2003年7月一个自称钱包被盗的中年男子,听说哈站有个救助基金,就来到哈尔滨火车站,他不坐车,也不买票,就是想要钱。值班员告诉他这是困难旅客基金,不是社会救济金,请他去民政部门求助。没想到这个人非常气愤,还扬言要举报哈尔滨火车站的救助金不救人。

郭立滨书记告诉记者,“困难旅客救助基金是职工自发捐助的,我们职工收入并不高,普通客运员每个月只开500元,车间领导也只开700元。就是这样,我们依然坚持每月义务捐助。现在,需要救助的旅客越来越多,而我们的救助能力又有限。真希望那些受到救助而又有能力归还的旅客兑现自己的承诺,更希望人们善待哈站人的善心,让困难旅客救助金救助更多真正需要救助的旅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