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疆天池的萎缩之痛

2004-08-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瑟 我有话说

来过新疆的人大都去过天池,这个坐落于天山博格达峰下的蓝蓝的水池,在史书上被称作“瑶池”,相传是西王母宴请周穆王的地方。

天池湖面呈狭长形,长约3000米,最宽处1000多米,湖水面积4.9平方公里。天池东西北三面是山,惟有南岸是一片平缓的碎石滩,这也是天池的入水处。1982年天池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风景

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景区。

就是这样一片美丽的湖水,近日传出消息,泥沙正以每年七八米的速度向湖心推移,湖水深度已下降近20米。有人预言,80年后,天池将不复存在。

天池的现

记者来到天池南岸时,满眼是荒凉的景色,长达五六百米的碎石滩上,几棵杨树孤零零地立着。陪同我们的天池自然保护管理局副局长黄广庆指着一棵杨树说 “20年前,这棵杨树就长在湖岸边,如今它离湖岸已有200多米的距离了。”

当地一位牧民告诉我们,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天池南岸,几十年前还被天池水覆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砂石一点点地向岸边堆积,这才形成了碎石滩。

“很多人以为天池萎缩是近几年的事,其实几十年前,或许更早些时候,天池就已开始萎缩了。”黄广庆介绍说。

2000年,天池湖面萎缩的消息开始传出,但因事前没有权威部门或机构对天池萎缩的情况进行过调查,这些数据的可信度引起许多人的质疑,人们开始为天池的命运担心。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阜康市人民政府加大了保护天池的力度,一方面恢复和保护天山四周山林中的植被,阻止或减少泥沙流失,一方面对天池南入口处近4000平方米的流沙体进行清理,并修筑防泥设施。但因为种种原因,保护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

2002年,天池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合作,对天池萎缩的发生、发展、结果及影响进行科学调查,并提出治理方案。从调查结果看,解决天池生态问题非常紧迫,天池南岸水位在过去32年间,保守估计每年向天池回填七米到八米。此外,因山洪泥石流携带的泥沙向天池倾泻达127万立方米,这使得南岸线向前推进了200多米,天池面积因此缩小了0.11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天池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

谁让天池萎缩

正是基于上述理论,有人预言 80年后天池将不复存在。对此,黄广庆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即使按每年向前推进10米计算,80年后天池南岸将向天池湖心推进800米。天池长约3000米,如果再考虑到它的深度和宽度,天池80年后消失是不可能的。但有一点是可能的,如果人们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天池的消失是可能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

天池的湖水来自天池上游山谷,山谷里分布着无数冰川泉眼,这就是天池的源头。天池的山,土层薄,岩石厚,在不下雨的季节,小溪或河流会中规中矩地沿着它们固有的河道流淌。可一旦降下暴雨,雨水会很快从四面的沟壑中冲出、汇集,形成令人生畏的山洪。

1996年天池附近下了场暴雨,结果引发每秒流量为200立方米的山洪,很短的时间内,山洪携带着泥沙将天池南岸往北推进了5米左右。

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天池上游山洪的产生固然与暴雨有一定关系,但生态破坏才是真正的原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天池上游天然林的大量砍伐,以及近年来的过量放牧和旅游造成天池上游森林、草场严重退化,降低了流域内水的涵养能力。数以万计的牲畜在此生存,过量放牧是目前威胁天池上游生态的主要原因。

拯救天池行动

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在对天池现状提出的拯救方案中明确指出 从土石工程、生态建设、行政管理三方面来挽救天池。即在天池上游修建拦河坝将冲刷下来的泥沙阻挡在天池之外;在上游封山育林,种植植被,恢复天池上游的自然调节能力;生态移民,阻止生态继续遭到破坏。

据有关人士估计,完成这三方面的工作,最少需资金5500万元左右。这对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阜康市来说,都是不小的一笔资金。

尽管困难重重,昌吉和阜康在天池的生态治理方面还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1500万元的西台子1.5万亩人工喷灌草场已经建成,准备将天池风景区内的牧民以草地置换的方式移居到西台子,还有减少天池风景区的毡房和马匹的数量,尽可能地保护天池生态不遭破坏。

黄广庆介绍,目前天池风景保护管理局正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包括向国家有关部门寻求资金支持等方式,尽快将天池综合治理计划开展起来。考虑到天池综合治理计划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协同作战,要想实现天池上游生态的整体改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