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乘风舞蓝天(图)

2004-08-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程伟光 摄影报道 我有话说

脚踏厚土,手牵丝线,我们放飞风筝,也放飞着一个个心中的希望。当我们在北京、天津和山东潍坊采访时,无不为这些充满民族民俗文化活力的彩纸所着迷。花开蓝天,美在流动,每一个风筝有着每一个风

筝的故事。舞在天空,根在民间;天地遥远,风筝一线牵。在两个多月的采访拍摄中,我们仅记录了风筝千变万化中的部分场景。

【背景资料:风筝】

风筝,在早先叫纸鸢(鸢,音yuān,即老鹰。用纸做的老鹰叫纸鸢)。在纸鸢上装制竹哨,风吹入竹哨,发出古筝般的鸣响,纸鸢由此而得名为“风筝”。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扎、糊、绘、放,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风筝的三大胜地及各自特色为:1.北京沙燕风筝。北京风筝品种很多,传说文学巨匠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就有40多种扎法,现存的一本《北平风筝谱》中收集了200余种北京风筝。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有一种性能最好,对全国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那就是外形像一个“大”字形的“沙燕儿”。2.天津“风筝魏”。天津“风筝魏”创始人魏元泰,清同治年间生于天津。他用榫接骨架做法,代替用纸捻、丝线捆绑;用焊制小锡箍衔接骨架,克服羽毛管易折损、虫蛀的缺陷,使体积大的风筝也能折叠自如,这对于风筝出口海外起了至关重要作用。3.潍坊杨家埠风筝。 潍坊风筝自宋代开始流行民间,潍坊风筝中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分别为龙头蜈蚣风筝,硬翅人物类风筝等。

致力于曹氏风筝整理的费葆龄,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说:“肥燕是妇人,瘦燕是少女,双头燕是夫妻。”

年画和风筝是姊妹艺术,挂在墙上是画,放到天上是鸢。图为2002年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杨洛书老人在刻年画雕版。

杨家埠“风筝王”杨同科的长子杨其信(左)介绍,传统风筝制作有20多道工序,能保证一级风起飞,五级风不折。


天津“风筝魏”创始人的侄孙女魏永珍向外国友人赠送作品。


沿袭口传心授的民间手工艺习俗,杨家埠风筝的制作依然是竹、纸、绢唱主角。


2004年第2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150名风筝佳丽相聚在八达岭长城。


硬翅龙头蜈蚣。


山东潍坊浮烟山放飞场万人放风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