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踏踏实实工作是最好的纪念

2004-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李静 本报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坐在记者面前的周标亮,性格开朗,笑容灿烂,很难让人联想到她曾一度失学的不幸。她却笑着说 “我是因祸得福的典型例子,而且这福气是很特殊的。”

1992年底,一场无情的大火把周标亮家烧得所剩无几,本来就已经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就这样,周标亮辍学了,从那以后,复学就成了她每晚必做的梦。

梦终于有了

圆的时候。一天,班主任黎老师来到她家,兴奋地对她说 “你遇到贵人了,他资助了你,你明天就可以去上学了 ”

原来,有一位老人在关心着革命老区的孩子。

1992年6月10日,有两位军人来到北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室,他们拿出了3000元的捐款交给接待员,接待员要登记捐款人的名字,他们说,这是有纪律的,不能公开这位捐款人的名字,如果一定要写名字的话,那么就写“一个老共产党员”。同年10月6日,又有两位工作人员来到捐款室,用同样的方式又捐了2000元。

基金会的同志经过多方了解,终于知道,这位老共产党员不是别人,正是小平同志。

不久,这笔钱被送到小平同志曾经战斗过的百色老区,最后落实到平果县希望小学,资助25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周标亮是其中之一。

由于这笔特殊的捐款,平果希望小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软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10年来,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了100%。

2000年7月,田东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的周标亮毅然回到平果希望小学。她要用心、用全部的爱,点燃生命的红烛,让千千万万个少年儿童,像自己一样,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像右江岸畔、澄碧湖边新栽的擎天树一样茁壮成长,共同托起老区的希望。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选择。她坚定地说 “邓爷爷的资助,是我人生的第一大转折,使我站在另一个角度上制定更高的人生目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要以回校任教的方式回报邓爷爷,回报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回报社会对我的关爱和鼓励。”

周标亮教语文课和音乐课,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她尝试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穿插一些游戏,在游戏中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她任教的班级期考语文成绩曾名列乡里第三,这对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非常不容易。

校长黄兰红还对记者讲了一件至今仍令她十分感动的事 2002年,一名复员军人得知周标亮家里仍不富裕,她读书欠的债还没还清,就向她捐了2000元。那时,正值农村电网改造,学校经费上遇到了困难,周标亮二话没说,捐出了这笔钱,用于改善学校的设施。

谈到未来的打算,已经通过函授念完大学专科的周标亮,深情地说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人生的目标和社会的需要,所以今年8月我要报考函授本科,全面充实自己。”

正值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不少人找到周标亮,同她一起追寻伟人的足迹。“我不会说豪言壮语,也不会用张扬的举动来纪念邓爷爷,我会踏踏实实地把工作搞好,把他的精神传给下一代,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