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水稻育种将再创品牌

2004-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

本报深圳8月12日电 位于深圳龙岗区坪山镇的碧岭生态村国家超级杂交水稻科研基地,在一片青山碧水的环绕中,生态园里绿油油的秧苗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这是由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深圳龙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三方成立的国家超级杂交水稻科研

基地。据介绍,超级杂交水稻秧苗是在今年7月12日插入深圳龙岗区坪山镇碧岭生态村实验田的,这意味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育种目标年内将在深圳实现。

国家超级杂交水稻科研基地碧岭生态村实验田有48亩,它们有三大任务 其一是作为培育亩产超900公斤超级杂交水稻的实验基地;其二是培育出米质和产量超过外国香米的杂交水稻;其三是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和作为农业观光景点。

袁隆平说,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亩产可超过500公斤;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水稻产量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0%左右,每亩可超过600公斤。从1976年到2002年,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40多亿亩,增产粮食4亿多吨。

我国的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即以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为主的超级稻,亩产可达800公斤。目前,湖南省已两年连续百亩示范片亩产超过800公斤。今年,在南方7省安排了30个百亩和两个千亩第二期超级杂交水稻的示范片,其中季节最早、现已验收的海南三亚市的百亩片打响了第一炮,一类田的亩产高达1667斤,创该省单产的新纪录。

袁隆平说,通过生物技术培育的新品种,对于未来水稻的增产能力已经取得了进展。利用DNA技术,杂交稻在试验田的产量潜力为900公斤左右。目前提出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育种的计划,即到2010年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袁隆平选择在深圳开展研发和实验是以深圳为基地拓展国际市场,因为深圳有着开拓杂交水稻国际市场的地域优势。目前深圳现有的大米加工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如果能够利用深圳的市场优势在短期内形成杂交水稻的加工能力,并形成品牌,杂交水稻产业化的前景也非常乐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