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年“磨剑”铸辉煌

2004-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科技处 张爱真 我有话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年来,我所共有21位青年研究人员获得资助,有力地促进了我所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对提升我所整体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速人才成长和创新团队形成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已成为我所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中坚力

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他们承担着各类科学基金项目40多个;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3项、科技进步奖5项;多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及在国际杂志任编委;5人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白春礼院士是我所第一个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科学家。1995年获资助以来,他在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领域――核酸结构多样性和核酸复合物的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发表了200多篇SCI论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以及2001年国际化学化工协会国际奖章、2002年第三世界科学院“Medal Lecture”奖。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研究所的大力资助和支持下,王梅祥、陈义、王琛、李峻柏、江雷、万立骏几位研究员也都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取得了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还有力促进了化学所创新研究团队的形成与壮大。中科院纳米科学与技术开放实验室先后从美国、日本等国引进了王琛、万立骏、王春儒、方晓红等优秀青年科学家,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研究群体,并于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姚建年研究员不但在有机纳晶特异性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还培养了十多位研究生和博士后,他因此荣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该研究群体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激励受资助者开展创新研究

近年来,我所科研论文水平逐年稳步提高。以影响因子大于3的期刊论文为例:2000 2003年期间,全所共发表论文282篇,其中获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179篇,占63.5%。2004年,获资助者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占全所的94.7%。

赵进才研究员在利用可见光光催化及光化学氧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资助以来,他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8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2002年获中国化学会拜尔创新奖。

江雷研究员成功地通过调节光和温度,实现了纳米结构表面材料超疏水与超亲水之间的可逆转变,制备出超疏水/超亲水“开关”材料。《Science》和《Nature》对此进行了报道。

刘鸣华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系统开展了分子以上层次的手性问题研究,发现了一系列非手性分子可以通过界面的相互作用组装成手性的组装体,并揭示了从非手性到手性的相关规律。

杨士勇研究员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高技术专利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十几条国内微电子封装生产线,产值累计超过12亿元人民币。

促进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我所国际合作与交流,为获资助者在世界科技舞台施展才华、参与国际科技竞争提供了良好支撑,几乎所有受资助者都活跃在各自学科领域,与国外同行建立了广泛联系。

韩布兴研究员自1997年获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来,在超临界流体相行为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

李峻柏研究员同时兼任化学所与德国马普所的“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两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德国马普“国际伙伴”(JGCL)小组组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年来带给我所的资助效果和辐射效应远远超出上述事例。我们相信并衷心祝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继续保持良好的声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出人才、出成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我国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更为辉煌的一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