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也网络 败也网络(图)

2004-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 我有话说


被捕的“基地”电脑专家努尔・汗和平图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组织头目虽然宗教意识浓厚,但却对现代科技的神奇深信不疑,他们的精

神领袖本・拉登依靠“基地”情报天才努尔・汗在全球建立了自己的体系。然而,恰恰是计算机技术,为美国和巴基斯坦情报人员发现“基地”组织成员的行踪提供了线索。

今年7月,巴基斯坦情报人员在一次秘密搜捕行动中抓获了“基地”组织的电脑工程师努尔・汗,并在他的电脑和数十张CD Rom上发现了有关恐怖袭击的资料,于是“基地”组织在全球的活动网络被揭示出来。

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努尔・汗于7月13日晚被巴基斯坦警方逮捕。警察在他的住所里未发现任何武器,在检查他的电脑时惊奇地发现,这位貌不惊人的“毛头小伙”竟是本・拉登圈内握有“重权”的电脑专家。在他的电脑里,有全世界“基地”系统各个恐怖分支机构,他是“基地”组织进行内外联络的核心人物。他的电脑不仅是世界各地“基地”组织系统通讯联络枢纽,而且是“基地”组织与其他恐怖组织联系的主要信息通道。他的电脑简直就是一个情报资料库,包括袭击美国的目标和在巴基斯坦、英国及美国的恐怖分子曾使用过的电子邮件地址等资料,几乎应有尽有。

努尔・汗被捕后曾一度拒绝解密文件,但情报机关的电脑专家却通过电脑上的邮件地址很快打开了加密文件。于是英国的情报机关迅速采取行动,一举抓获了赫赫有名的“基地”组织在英国的负责人辛迪,巴基斯坦当局也在努尔・汗的帮助下擒获了曾策划1998年美国驻东非使馆爆炸案的盖拉尼和其他10余名重要恐怖嫌疑犯。美国政府借助努尔・汗的情报及时提高了国内反恐的警戒级别。另外,美国情报人员还发现,努尔・汗至少给6个在美国的恐怖分子发过邮件,这6个人目前下落不明。

努尔・汗是“基地”的中枢神经

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基地”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始招募具有计算机才能的人,以便有效管理庞大分散的恐怖组织系统,以此推进本・拉登在全球的反美圣战。一些极端穆斯林分子响应了这一号召,也尝试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进行相互勾通,他们很快发现这种办法既方便,又经济。结果一大批狂热的恐怖分子,尽管他们对高技术都是一知半解,却能灵活地使用这一便捷方式。阿富汗战争后,“基地”组织屡遭重创,其成员被打散,本・拉登开始利用互联网为其组织筹钱、筹物、物色新人和进行反西方的“理想”、“信念”教育。

1997年,努尔・汗被“基地”收纳。不久,他考上了巴基斯坦一流的工程学院。由于他父亲是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一名高级人员,所以努尔・汗拿着他的真护照,可以自由飞往世界各地。1998年,努尔・汗在阿富汗的一个拉登训练营接受了突击科目训练。回到巴基斯坦后,他建起了一个“基地”通联中心。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后,“基地”组织的军事作战指挥系统崩溃,但指挥协调系统却依然完好无损,这主要归功于努尔・汗。在本・拉登和他的人马四处逃命的时候,努尔・汗所经营的通讯中心一下子就成了“基地”成员相互联络的神经中枢。

现在看来,本・拉登主要通过努尔・汗的通联中心,用电子邮件向其部下、信徒以及其他非“基地”系统的组织传递指令、互通信息。具体运作方式是:“基地”密使负责把“基地”领导层的命令通过书面或电脑磁盘的形式捎到某处网吧,利用一次性电子邮件账户发给努尔・汗,他再利用一种加密免费软件发出去,或者直接把消息贴到圣战者的网站上,有的则通过电邮的形式直接发给英国、美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基地”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成员到网吧去接收信息。努尔・汗对于拉登的重要性不亚于十万精兵。据一名塔利班高级官员透露说,尽管拉登和其副手扎瓦赫里活动相当频繁,但他们几乎从不聚会。努尔・汗实际上已成为“基地”组织的通讯部长。努尔・汗还负责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基地”头目制订的袭击方案交由密使捎回山里,交拉登和扎瓦赫里审批。

努尔・汗不仅精通网络,而且还善于钻研,自己经常到网络大公司的网站下载新软件,不断更新组织的网络系统。努尔・汗被捕后,英国和巴基斯坦的情报当局还想继续利用他,尤其是英国情报机关希望他继续在“基地”组织的核心圈内卧底,以一举破获“基地”组织在全球的所有网络,无奈美国情报机构立功心切,希望在布什总统竞选的最后一刻抱个大金娃娃,既洗刷情报机关无能的罪名,又能为布什总统在关键时刻建功立业,他们公布了努尔・汗的姓名,这使得努尔・汗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巴基斯坦内政部长以及英国内政部都措辞强烈地对美国的这一作法表示不满。就在上周五,努尔・汗的名字被透露之后,反恐专家们发现,他们截获的网络通讯信息呈锐减趋势。

互联网络对“基地”组织的作用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本・拉登要继续策划新的“9・11”式的恐怖行动,必须通过互联网络发布指令,他也需搜集“基地”在世界各地的有价值信息,分析、筛选各种行动方案。其实,由于世界各地恐怖组织的秘密信使很少直接见面,所以世界各地的反恐情报机构很难跟踪到他们,而努尔・汗使用加密软件发出的邮件也只有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才能解密,一般很难被寻觅到,加上“基地”组织使用的都是一次性账户,且用圣经和可兰经的名字进行联络,致使各国情报机构的网上追踪屡屡扑空。

互联网对于“基地”组织来说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招募新的分子和吸纳资金。塔利班垮台后,“基地”组织失去了稳固的后方营地,派人到世界各地公开招聘已不可能。“9・11”以后,加入“基地”系列的新分子都是通过互联网络被招募进来,那些有点真才实学的“基地”技术专家更是如此。此外,自美国等西方国家冻结拉登的银行存款后,“基地”组织的资金匮乏,要维持庞大系统的日常开支愈发显得捉襟见肘。这样,“基地”组织就通过努尔・汗为他们建造的计算机通讯联络系统吸纳资金,而且屡试不爽。“基地”组织对于宣传十分重视,他们过去可以专门从总部派人,到“基地”分支机构和“友邻”伊斯兰极端组织传递拉登的“真经”,“基地”组织的军事营地被打烂后,他们就开始通过网络进行蛊惑宣传。这使得一些年轻人迅速成为狂热的“基地”组织骨干。

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正是靠着这个神奇的网络系统,“基地”组织才得以在全球游刃有余地与各个国家的情报组织周旋,往往是你在这个地方破获了一个“基地”机构,他立即会在其他地方组织力量报复,“基地”组织头目也正是借助这个系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然有时候,“基地”成员间也使用一些简单的加密方法,比如:“9・11”劫机者就将世贸中心称为“城镇建设院”、将国会山称为“法学院”、将五角大楼称为“艺术学院”,甚至毫无戒备地把袭击日期也写在此类邮件中。

“基地”成员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为情报人员跟踪提供了机会,例如,“9・11”事件的两名主要策划者卡利德和拉姆兹及美国人质尼尔的绑架者就是在他们的邮件被跟踪后遭警方逮捕的。

除了传达命令,努尔・汗还负责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组织的报告和建议、相关文件、地图和其他资料搜集整理成文,然后交由密使捎回山里。也许是努尔・汗一次次侥幸逃脱,加上他在本・拉登圈子不可替代的地位,使得他变得自负和麻痹起来。因此,巴基斯坦情报机构才有机会发现破绽,也正因为努尔・汗的被抓,捕获本・拉登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