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万里关山度若飞

2004-08-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立 温庆生 杨谷 通讯员 黎云 王志军 我有话说

雪域高原上的界碑

我国的版图颇似一只昂首报晓的雄鸡,而勾勒出这个壮美形态的,主要是我国2万多公里陆地边防线上的铁丝网、巡逻路和镶

嵌着国徽的界碑。初夏时节,本报记者分三路深入云南、广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边防一线采访,历时一个多月,亲身体验了十年来陆地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给共和国边防带来的沧桑巨变。

告别“一口铁锅一杆枪,骑着骆驼守边疆”

连绵边防巡逻路直通天际,壮观的边境铁丝网蜿蜒纵横,醒目的边境管理警示牌巍然耸立,机敏的监控设施不停地转动“双眼”―――在祖国万里边防线,从白山黑水到草原戈壁,从山岳丛林到雪域高原,共和国巍巍边关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有国就有边,有边必设防。我国是一个边防大国,历史上曾有过“立国重边、威震八方”的辉煌,也承受过“有边无防、任人宰割”的屈辱。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我国边防史上崭新的一页。然而,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一直未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规模的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十年前的边防,道路难行,交通闭塞,边防官兵巡逻执勤,仍然是“一口铁锅一杆枪,骑着骆驼守边疆”。

199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加强陆地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序幕。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建成边防巡逻路15000余公里,边境铁丝网4600余公里,口岸铁栅栏50000余米,边境监控、报警系统300多套 部 及一批车辆拦阻桩、植物隔离带和边境警示、管理标志等辅助设施。短短10年,我国陆地边防基础设施实现了从零散、单一、不配套,到规模、多样、成体系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无论是在崇山峻岭、戈壁沙漠,还是在江河水系,大部分边境路段修通了乘车巡逻路。以前边防官兵爬冰卧雪、攀山越岭,十几天才能到达的巡逻点位,现在只需要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往返,真可谓“关山度若飞”。在边境口岸和一些重点地段,报警装置与监控设施、铁丝网、铁栅栏等相结合,形成了报知、拦阻、处置“三位一体”的边界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边境情况的发现率。巡逻官兵使用边防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只要将装有笔记本电脑、无线电传输器和摄像装备的自动化巡逻车开往边防线,随着摄像头的摆动、定位,远在百里之外的指挥室,就能清晰地收到巡逻车传来的一线画面……

西马屯小学的师生们

十年建设史一部奉献曲

“为了修这条路,我把大脚趾甲盖儿都走掉了。”在通往云南勐腊县易武乡刮风寨的巡逻路上,云南省边防委办公室副主任方兴国上校将路上一块尖锐的石子踢到路边,对记者如是说。

是啊 十年建设史,一部奉献曲 1994年,曾经是炮声隆隆的云南、广西边疆响起了马达的轰鸣。边防部队主动请缨,勘察、选线、定点、施工,攻克最难、最险的工程。云南某边防团施工人员为了选定易武乡到刮风寨35公里的巡逻路线,5次穿越原始森林,没有一句怨言。迁祖坟、让耕地、砍果树、出义工,边民群众再现的是当年支前的热情。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这样感人的故事:

―――在新疆和西藏,边防部队承担了最困难的施工任务。海拔5300多米的阿里地区,大型机械设备基本派不上用场,边防官兵挥一下镐头喘三口气,硬是在生命禁区凿出了一条条边防巡逻路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第二建筑公司科长陈烈洪,带领施工队每天工作长达15个小时,终因劳累过度长眠在这条边防线上。

这样感人的事迹实在太多太多,哪里有戍边人的足迹,哪里就有说不完的牺牲奉献,正是有了这些乐于奉献、甘愿牺牲的边防建设者们,中华民族百年强边的梦想才得以成为现实

人民对巡逻路的渴望,胜过对风调雨顺的企盼

广西靖西县西马屯,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新建成的小学校前―――四年前巡逻路修进了边寨,这里才破天荒地有了学校。16岁的瑶族姑娘凤玉鲜成了西马屯小学一年级学生。50多岁的农恩龙老师对记者说 “是巡逻路,是解放军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

同样,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边防巡逻路把一个叫刮风寨的瑶、傣族混居边寨和外面的世界连结起来。多年来,寨子里的人一直刀耕火种,买包盐都需要赶着骡马走两天。路通了,30多岁的傣族汉子张林中成了寨子里有名的药材专业户,专门加工销售一种叫仙草的药材,一年能挣五六万元。

国家和各级边防委员会把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与边疆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边防巡逻路穿屯入寨,架起了边疆人民致富的桥梁,新建的铁丝网和边境管理标志牌宛如无言的哨兵,有效地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宁。仅在云南、广西两省,边防巡逻路就结束了1068个村寨、50余万边民祖祖辈辈不通车的历史;10年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位牧民,家里的200多头羊和20多头牛,在放牧时因不知边界线的具体位置而跑出了国境,全家人抱头痛哭。如今,牧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牲畜越界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了。

在伊犁,新疆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主任芦长兴指着笔直的巡逻路对记者说:“军区巡逻路有效隔离了今年从境外向我境蔓延的草原荒火。铁丝网成为边民生产放牧的守护神,巡逻路则成为边民安居乐业的‘发财路’、‘致富路’”。

黑龙江省呼玛县原县长徐守乐动情地说:“我们边境地区人民对边防巡逻路的渴望,胜过对风调雨顺的企盼……”

看到巡逻路,就知道中国在腾飞

内蒙古满洲里市,专营俄罗斯商品的街道上人潮涌动。大街上,随处可见前来购物的俄罗斯人和挂着俄罗斯牌照的汽车。

这只是我国万里陆疆边贸的一个缩影。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新建成的边防巡逻路、铁丝网和辅助标志有效地规范了双边贸易秩序,架起了睦邻友好的桥梁。在紧邻越南老街市的云南河口县,随着口岸开关的钟声响起,越方的荔枝和香蕉开始涌入,中方装着日用品的大型货柜车在关口排起了长龙。

沿边修建的巡逻路、铁丝网,连绵万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现实,向唇齿相依的邻邦展示了我国发展经济、维护和平的决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边疆军民的爱国热情、戍边斗志和民族自豪感。

一位外国友人非常诚恳地说:“看到你们漂亮的铁丝网和巡逻路,就知道一个繁荣富强、和平友好的中国在腾飞。”

岁月沧桑数千年,百年强边梦成真。十年陆地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是共和国的钢铁屏障,更是我边防建设者的一座丰碑。

新世纪的共和国边防,正以崭新的容姿面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边防战士在巡逻

(摄影张守国王志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