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宏观调控是“熨平波动”而非“抑制发展”(图)

2004-08-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刘国光,192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

记者:近段时间我国关于宏观调控的讨论十分热烈,您对此次宏观调控的效果有何评价

刘国光:我认为这次宏观调控的效果是不错的。宏观调控是针对总体经济形势的判断而进行的,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结构不协调,一些部门投资猛涨,煤电油运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尽管如此,但应该看到总体经济并不紧张,劳动力、生产能力、物资、资金基本都不紧缺,银行存贷差大,农业、西部、社会服务和保障、环保、水利等方面还投资不足,所以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而非总量问题。针对结构问题进行调控就显得十分必要,既要抑制投资过度部门的投资,又要充实投资不足部门的投资,进行结构调整,熨平物价上涨趋势。事实也证明此次调控见成效了,投资增幅逐步回落,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82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4.4个百分点。信贷货币增长也恢复到预期。市场价格上涨在可控范围,且涨势有所减弱。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6%。从月环比动态看,5月下降0.1%,6月下降0.7%。

记者:现在宏观调控还有什么潜在的问题呢

刘国光:这次的宏观调控使钢铁、水泥、电解铝、高档房地产等该压下的部分开始压下来了,现在的问题是压得够不够和该充实的是否充实了的问题。我看对农业、西部、环保等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城乡差别、东西差距仍较大。我国经济的现状是有冷有热,结构失衡,体制不顺,效益低下。所以,宏观调控背后应解决三个问题,即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长期的,但要从现在的调控中就要着手解决。宏观调控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此外,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会进一步降低,但由于上半年有9.7%的增长,接近10%,如果仍机械地去强调今年早些时候定下的7%的增长目标,那么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势必落差很大,照此调控,就要紧缩过度,引起经济大波动,会十分危险,我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最好保持8.5%到9.5%的增长。

记者:有人以为宏观调控就是紧缩,就是限制和抑制经济发展,对此您有何看法?

刘国光:市场经济的波动永远是客观存在的,基于这种波动,宏观调控也随时随地地进行着,只有阶段性的区分,没有停止宏观调控的时候,宏观调控不仅有收缩也有扩张。一般说来,宏观调控有三种情况,一是在经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物价低迷时,要进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比如1998年时我国经济总需求不足,外需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买方市场内需也不足,物价下降,宏观调控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增加政府购买力和松动信贷支持来补充社会购买力的不足。二是在情况相反时,要实现从紧、收缩的宏观调控。三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相当,物价在正常区间移动,宏观调控就应是中性的。随着经济的波动,宏观调控也适时进行着,冷有冷的办法,热有热的对策,不冷不热、局部冷热也有措施。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熨平波动,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现在的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中性的,不仅财政政策是这样,货币政策也应是这样,有保有压、有扩有控,压低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足薄弱的环节,还要真正做到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记者:有观点认为通过宏观调控下半年要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对此您怎样看?

刘国光:我认为,现在整个国民经济根本不存在软着陆的问题。软着陆的经济涵义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经过一段时期的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回落到正常增长区间。经济增长率从超高位增长逐步回落到正常区间,物价也从高度通货膨胀恢复到适度区间,同时经济还保持快速增长。简单地说,实施软着陆的前提条件是在经济超高增长、物价超高上涨时进行的,比如1994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4%左右,物价膨胀到24%以上,才有了1997年的“软着陆”,而目前中国经济这两个条件都还不具备。

具体说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是9%到10%,而实际增长率去年是9.1%,今年上半年是9.7%,都在潜在经济增长区间,并不存在两位数的经济超高增长。另一方面,过去的通货膨胀是投资和消费都膨胀,而这次消费价格涨得并不高,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6%,7月是5.3%,由于有去年非典的影响,物价基数较低,消费品价格才显得有些高,但月环比指数近几月都在下降。其次,主要是粮食价格的提高导致了物价上涨,粮食价格又有其特殊性,受到局部供求、耕地面积、国际市场等诸多方面影响,下半年粮价上涨的状况将有所缓解。而消费品价格指数 CPI 中扣除粮食价格后的核心消费品价格指数只有1%到2%,所以物价指数也在正常区间,下半年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动同比可能从现在的5%回落到3% 4%,离严重的通货膨胀尚远。

所以,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不太高、物价增长较迟缓,不存在“软着陆”。只是钢铁、水泥、房地产、城建等一些部门投资过度扩张,应有所限制,实现这些投资部门的软着陆,而不能笼统地讲中国整体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