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变一个称号 崛起一所名校

2004-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尹志明、张明虎 我有话说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中学是一所成立仅二年的民办学校。因其新办,入校学生60%以上为其他公办中学“淘汰”下来的“双差生”。但就是这所“双差生”多多的民办中学,在今年的中招中,却出人意料地出了一个爆炸性“新闻”―――该校应届毕业生进中招录取线率、进省重点高中录取线率和500分以上优秀生率均为全区第一。

是什么原因使魏都中学“一举成名天下知”?

改名:人人都是栋梁才

“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口号,叫做‘我们学校无差生,人人都是栋梁才’。我始终认为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每个学生都能在激励中进步。”该校校长宋建国如是说。

魏都中学有200多个学生,他们或是父母离异,或是单亲家庭,或是下岗失业、农民工、小商贩、一般工人家庭,入学前,大多因种种原因造成学习差、表现差。家庭和学生自己都失去信心。对此,学校首先严禁“双差生”称谓。因为“双差生”称谓极易损伤此类学生的自尊心,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为了防止此类学生自暴自弃或造成学生非正常流失,也为了让每个进入魏都中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他们改称“双差生”为“希望生”或“学习有困难学生(也称“困难生”)”,这样利于孩子们增强自信心,“抬起头来走路”,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方法:让“希望生”看到希望

“希望生”一般纪律性较差,喜动不喜静,个别学生还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或搞恶作剧,不但影响自己学习,影响老师课堂教学,更影响全体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开展育德为首,育智为主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内容上突出“三为主”:爱国主义、理想前途教育、文明行为教育为主;“一坚持”:坚持抓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信、遵守纪律、乐观进取心态;在形式上发挥“一个主渠道”:课堂教育;“四个主阵地”: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和黑板报;组成思想教育系列,由此以转变“希望生”和全体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希望生”在学习上由于小学阶段基础不扎实,往往因跟不上课程进度而提不起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对此,学校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管理。对优秀生、中等生、希望生三个层面分别设置教学目标,使“优秀生学有所成,中等生学有所进,希望生学有所得”。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行“成功教育”,让“希望生”切实看到希望,增加信心,让他们切实感到“我能行”、“我不笨”,“我也很优秀”。为此,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多样,极易调动希望生自信心和进取心的“评优表先”活动。如 评选“单科最优学生”、“单项工作最佳学生”、“进步最大学生”等15项奖励活动。“最优”、“最好”、“最佳”几乎包括了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促进“希望生”和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结果:跨入优秀生行列

有这样一个范例:三(2)班学生杨向东,因父母均为煤矿工人,无人管束,曾是连转了四所学校的“希望生”。在初转入魏都中学的摸底考试中,他语、数、外三科功课,两科成绩为个位数,其家人已对他彻底失望,他也自称自己是“渣滓生,无可救药”。在家长的苦求下,学校才将他作为“试读生”留校察看。但通过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经常表扬鼓励,他逐渐改变了上课爱动爱说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慢慢好了起来。在初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竟考出了数学96分的好成绩,荣获学校“单科成绩最优学生”称号。他由此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期末考试,再创佳绩,综合成绩由入校时的全班倒数第一名,跃升到全班前八名,跨入“优秀生”行列,并获得了学校“进步最大学生”称号。由于进步大,表现好,还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被学生推选为班长、学生会主席和校团委书记,在今年中招考试中,又以高出中招重点录取线2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市一所重点高中录取。

杨向东只是魏都中学“希望生”大步走向“希望”,大步走入优秀生行列的一个缩影。魏都中学,改“双差生”称谓为“希望生”,并使“希望生”很快看到“希望”,增加自信心,步入中等生和优秀生行列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最近该校的经验已推广向全区,并推广向全市,魏都中学也由此跨入了魏都区和许昌市名校行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