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赞赏这样出文集

2004-09-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出版个人文集,是许多文人非常向往的事,也可说是文坛的一种时髦。有人觉得,文集不就是把自己写过的文章收进来合集出版就行了 坊间常见的文集,有不少就是这样的。近日见到的《杨武能译文集》,深感这套书从内容到选编都颇有新意,看了这样的译文集,我相信,从事文学的、翻译的、出版的,乃至非专业的人员,都

会从不同的审视中得到启示。

杨武能曾任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现为四川大学教授、博导,是写作与翻译成果俱丰的德语文学翻译家及外国文化研究专家,曾荣获德国总统颁发的“国家功勋奖章”,去年又荣获德国“洪堡学术奖金”。他从大学时就开始从事翻译,至今在译坛辛勤耕耘了45年,仅翻译作品就多达五百万字。《杨武能译文集》(以下简称杨文集),不仅展现了他富有价值的翻译成果,而且也显示了他热爱和献身翻译事业的执著精神。

首先,杨文集的系统性,体现了德语文学史发展的某些脉络。有些文集往往东一篇西一篇,显得零散;而杨武能因为集译者、作家、研究者于一身,重视把研究成果与翻译的选材结合起来;译什么人,译哪些作品,都力求从文学史的眼光,注意设计好翻译的学术结构,因此体现在杨文集中的广泛性及系统性十分鲜明。古典、近代、现当代的;长、中、短篇的;小说、诗歌、戏剧、故事、童话、寓言等不同体裁的,都在文集中得到较好的反映。沿着文集提供的系统,领会歌德、席勒、施笃姆、海泽、格林、托马斯・曼……等等名家作品的真谛,从中仿佛在接受德语文学史的熏陶,令人既欣赏了文艺作品,又获得了文学史观的知识,做到了这一点,文集的学术性无疑更强了。

其次,杨文集译文的风格,体现了杨武能富有个性的翻译理念。杨武能认为,“翻译家也是读者,而且是最积极、最主动、最富于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他应该是自觉地力求对原著的多重含义、以至于隐藏于原著背后的创作本意,作全面的把握和充分的接受。”也就是说,必须对原著作者及其作品都充分“吃透”,译者才能获得再创作的自由。文集中有一部《施笃姆诗意小说》,这是译者对施笃姆的创作思想、创作手法等做了深入研究后,首次提出了“诗意小说”的概念,并将这个界定贯穿在自己翻译中,从而较好地再现了施笃姆笔下那种独特的风格。为了译好歌德的作品,杨武能潜心研究歌德,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专著《走近歌德》;正因为他是歌德的研究家,才使他成为优秀的歌德作品的翻译家,他译的歌德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已经累计发行一百五十万册,就是他的上述翻译理念成功的一个佐证。这一点,在杨文集中有充分的体现。

再次,杨文集的选编,注重了学术性与编辑含量的结合。这套文集重视学术系统性,这在前面已经讲到,此外,选编者还在编排体例,文图搭配,安排序、注、附录等附件上精心设计,努力提高文集的编辑含量。我最欣赏的就是,每一类译作前面都先有一篇兼具评论与导读性质的文章领头,使读者能更好地领会和欣赏即将阅读的作品。例如,在《浮士德》正文前面,先有一篇《说不完的浮士德》评论评议文章,后面还有附录《浮士德精神与西方近代文明》;在施笃姆作品前面,加有一篇《施笃姆的诗意小说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在《少年维特的烦恼》前面,先让你读一读《论维特与“维特热”》,如此等等。像这样把翻译成果、研究成果和编辑含量合在一起出文集,值得提倡。广西师大出版社热心支持文学翻译事业,舍得投入出版这样有品位的译文集,显然是很有眼光的。

《杨武能译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