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茂清写书

2004-09-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操海鹏 张安 本报记者 王绍雄 我有话说

著书立说似乎总与专家学者相联系,而仅有小学文化的南昌铁路总公司普通工人李茂清,却在20余年的刻苦钻研中,编写出12本实用性很强的有关电视机电路检测的工具书,有上千万字。

仲春时节,在他的老家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港头村,我们见到了这位百忙之中回家省亲的鄱阳老乡,他艰辛曲折的一段段感人的往事

,令人难于忘怀。

“科学是座山,只有不懈登攀才有可能登顶”

李茂清13岁那年,家里发了一场大火,本不富裕的家庭,突然间一无所有。李茂清辍学了,但艰辛的生活加之后来在部队大熔炉里的艰苦磨炼,给了他刻苦上进、顽强坚毅的禀赋。退伍回乡不到一年,他被招进南昌铁路局工作,先是担任电影放映员,这一干就是10年。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在组织的安排下,李茂清搞起了无线电修理。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当时已是32岁的李茂清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条件,就担起了这副重担。文化基础薄弱,电学原理一无所知,要搞无线电修理谈何容易。

困难没有吓倒李茂清,他从电压、电流、电阻到电荷、电场、电力线,从欧姆定律到霍夫定律,近千个专业名词、近百条电学定律,他硬是用死记硬背,先弄清大意再弄懂弄通的“笨”办法,一一入脑入心,烂熟于胸。三年中,他就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韧劲,“啃”下了《电工基础》、《半导体技术》、《黑白电视机原理》等多部专业技术书籍。

为弄清原理,一部矿石收音机,李茂清是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终于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收音机、电视机装配技术。一次,在组装一部黑白电视机时,他遇到一个技术难题,请教本单位通讯工程师周炳尉,周工告诉了他,把正常的电视机的数据实例记录下来,装配时一对照就什么问题都看出来了。他一试,果然灵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从这种方法入手,由浅入深,触类旁通,他又用了3年的时间一口气吃透了50多种类型的黑白电视机电路和有关数据,修理这类电视机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但黑白电视机似乎在一夜之间便换成了彩电,遥控、自动调谐、多功能集成电路、微型电脑应用……又让李茂清无所适从了。

“生命是块田,勤奋耕耘一定有收获”

李茂清深知,随着集成电路和微电脑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来临,他第二次向理论之山攀登。虽然他已过知天命之年,李茂清却把生命当作一块田来耕耘,他坚信,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

李茂清买来几十本参考书,订阅了10多种电子书刊,但最让他头痛难堪的就是专业书上的外文专用符号和名词以及高深的数学表达式。有时为了弄通外文符号或名词,他要翻遍手头所有的英汉专用词典。凭着悟性、过硬技术功底、虚心的态度,一个个疑难问题被征服,李茂清的电视机专业技术日益娴熟。

到目前,李茂清实测的各类黑白、彩色电视机型已达到400多种,机芯150多种,积累的数据达600余万个,加上扩音机、收录机、录像机、组合音响、放像机等800多种集成电路的数据,形成近两千万字的资料。这样的工作量和研究成果,即使对专业的研究者来说,也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

为了让别人少走弯路

李茂清写书的念头萌发在1990年春节。节前某单位为收看春节晚会,一台彩电请人修了3天也没找到故障所在,经人介绍找到李茂清,他仅用10分钟就查出了故障,修复如初。他想,如果把自己这套数据整理成工具书,不就可以帮助同行少走弯路,迅速解决修理问题了吗?

可对于小人物,出书谈何容易。李茂清找的第一家出版社,编辑只翻了一下书稿,就冷冷地丢来一句:“别人早有了,没什么价值。”给他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他又找到一家杂志社,编辑对书稿给予了肯定,让他整理后再拿来,但稿件寄出了,杂志社无任何回音,又碰了个“软钉子”。此后,李茂清一边继续联系出版社,一边严格核对书稿。

写书时,李茂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部分集成电路和引脚功能无法查到任何参考依据,他只能通过与外围电路的对应关系,找出集成电路与各种引脚之间的联系,论证它们的功能,这种做法在国内还从未有过。

历经几十个寒暑,自1994年出版第一本《彩色电视检测数据大全》后,李茂清已有《彩色遥控解码新功能集成电路检测数据大全》、《录放像机应急修理478例》等12本专著问世。其中《彩色电视检测数据大全》被专家认定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反映彩色电视检测数据的著作,已再版12次,总印数达10万余册,《新型大屏幕彩色电视检测数据大全》等书获得了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李茂清也先后受到上海铁路局及全国总工会、原国家科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表彰,并获得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