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文化遗产熊野古道话新篇

2004-09-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东京记者 陈志江 我有话说

熊野古道

穿着传统服装走在古道上,别有一番情趣。

今年7月,在中国苏州举行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日本以“纪伊山地灵场与参诣道”名义申报的熊野古道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关西国际广报中心的组织下,我们18名外国驻日记者访问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熊野古道位于大阪京都之南的纪伊山地,其地横跨日本奈良、和歌山和三重等3县。这里不仅有多座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的山脉,还有每年超过3000毫米的降雨量。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形成了这里山峦重叠,森林密布,河溪纵横的自然景观,也使这里自古以来形成了一种崇尚自然,将山川树木、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象神化的宗教信仰。当地居民把这里称为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所谓世界遗产“纪伊山地灵场与参诣道”,是指由该地区诸多灵场和参诣道构成的文化群体。灵场即神灵居住之地或民众信奉神佛之地。由日本遣唐高僧空海和尚回国后创立的真言宗密教发源地高野山也在其中。仅高野山盆地中的寺庙群就多达117座。其寺庙密度甚至在著名的京都之上。另外还有围绕神社和寺庙而建的大片陵园及包括原始森林与壮观瀑布在内的壮丽自然景观。参诣道是指在历史长河中,古人为参拜寺庙神社在山地中穿行开辟出的古道。

在主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重点考察了参诣道中的“熊野古道”。公元10世纪前后,以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和熊野那智大社等构成的所谓“熊野三山”在日本确立起具代表性的灵场地位,来自京都及全国各地的参拜信徒络绎不绝。当时的历代天皇每年也要花费1个月时间,往返600公里前往熊野三山参拜,致使通往熊野三山的古道逐渐发达起来。熊野古道以熊野三山为中心,呈“因”字型向外伸展,总长绵延400多公里,据说可与世界闻名的西班牙古道相媲美,但现在仅剩下断断续续的数十公里。

说是古道,其实是用天然石块或石板铺就的宽约1米的山中小道。它沿山势延伸,在密林中忽隐忽现。乘坐汽车在现代化的山间公路上行驶,可明显看到时代在山中道路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古道陡峻难行,原有的公路狭窄弯曲,不断加宽取直的现代公路正在将以往的道路挤出历史舞台。不少地段,上述三种不同时代的道路重叠在一起,引人产生种种联想。

保存古道一直是当地居民孜孜以求的目标。“熊野古道”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和居民都深感荣幸与自豪。政府希望借助登录世界文化遗产之东风,为振兴地方经济提供新的动力。而当地的宗教界人士和居民则希望通过介绍熊野古道,弘扬熊野文化的真谛 信仰不分宗教派别,主张人类和平共处,人与自然共存。

当地为宣传古道文化遗产而自发聚集起来的大批义务志愿者的奋斗精神令记者深受感动。一个名叫滨崎卓也的老人,尽管已是七十多岁高龄,而且曾任一个公司社长,但讲起古道文化却头头是道,知识之渊博不亚于专业导游。为了当好我们这些外国记者的向导,他不仅与我们一起冒着酷暑翻山越岭,而且身背多张自制图画,边走边结合图画讲解。记者空手爬山都感到气喘吁吁,老人辛苦更可想而知,我们问他为何要自找苦吃,滨崎老人说,“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熊野文化遗产。因为同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样,熊野古道也是属于世界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