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2004-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红文 我有话说

如果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历程和发展趋势,那么可以说,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从比较注重器物和技术的阶段跃迁到更注重制度和精神文化,注重社会的整体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个相对来说更为复杂的历史时期,社会与知识和学术的互动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的治理及其制度供给,有赖于以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和地区研究等学科为代表的社会科学这样一种公共知识体系和学术机制。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还将打破科学与人文的二分知识格局,成长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社会科学的实践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的实践性是指社会科学对社会世界的理解、阐释和构成性关系。这是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合理地评价社会科学的社会意义的重要前提。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制度和整体结构有着内在的契合和构成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科学具有明显和强烈的实践性。

自然科学理论及其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实践的格局和状况,尤其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物质条件和工具体系方面。但是变化着的和处在进步过程中的社会实践、社会行动并不直接构成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应用和技术化的过程,通过改变社会的物质基础而间接地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制度。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实践,广泛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以及人的行动本身,就是理论研究的对象,在这种直接的相互构成性的作用中,社会科学理论往往直接转化为社会政策和人们行动的规则,直接改变它自身的对象,改变社会生活过程。

由于社会科学往往不断地、及时地渗入到社会的生活中,改变和造成着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之对象的社会生活本身,影响着人们行动的价值判断和目标选择,以至我们很难划定社会理论与社会经验或社会生活的边界,也不容易确定社会生活、社会经验与社会理论或社会科学之间的因果之链。自然科学的影响和社会表达往往是直观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社会科学对人的社会行动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规则体系和价值态度,表现为抽象的语言文本和意义关系,只能在近似和比喻的意义上称之为“成果”。这是造成人们往往低估社会科学的成就和影响的根本原因。明了社会科学的强烈的实践性,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无视和贬低社会科学的作用和意义。社会科学的现代性

当然,社会科学并不只是一种语言和意义的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建制。社会科学与社会世界的关系,不只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关系,也是一种社会改造的关系,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过程。这种实践性的关系和社会过程,只有在现代社会才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一个显著的知识学上的社会事实。

严格地说,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术建制,社会科学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其基本的理论性学科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这些学科的独立和系统化,是以近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逐渐发育和成熟为前提的。具体说来,与这些学科相对应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对象分别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宪政国家或民主政治,它们分别构成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也客观地决定和塑造着这种新的学科和知识体制的品质,规定着它们的研究路径和学术规则。

社会科学之所以与现代社会或现代性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由现代社会本身根本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与传统社会相比,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社会具有合理化、分权,以及结构分化、独立自主的组织和个人等等复杂的特征,这使得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知识和专家系统的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必要。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合理化和复杂性必然要求社会治理摆脱个人专断,实现社会制度供给和社会治理的公共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专业的社会科学学科和相关的组织、团体经验而客观地研究社会。现代社会的制度性结构和特点是现代社会科学学术建制的客观和历史基础。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表现在研究过程上的经验性取向,逻辑和语言上的因果分析性,以及研究结果及其理论目标的客观规律性,等等。

社会科学这种区别于传统人文学术的知识体制之所以被创制,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解决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立足于社会实际,以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经验而客观地研究社会的现状,探讨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分析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可能路径,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科学的基本使命。

由于社会世界不具有自然世界的实体性和可操作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分析经济形式那样,社会科学研究只能借助于抽象力,借助于“变量语言”和“理想类型”方法,来探求社会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思维方法和语言上的抽象构造是社会科学成果具有普遍理论意义的根据。社会科学理论模式中的变量与属性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实际上也是一种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的科学分析或说明。人的社会行动中的主观性和日常语言的解释学特征,并不构成社会科学达到“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不可克服的障碍。

当然,应该指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并不是对自然科学规律和模型的简单搬用,也不是机械地用某一自然要素和生物的机能来说明社会历史和人的能动行动。社会科学的公共性

在认识到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的内在关联后,我们应该强调,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和行动都不是被动的,而是深刻而全面地建构和蕴含在现代性之中。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其客观和科学的品质,因为其普遍性和公共性,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参与现代社会制度的设计、变革和完善。

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其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科学是现代社会民主和科学决策的信息、知识和智能基础。民主和决策的合理性,是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实际的社会和政治实践中,这两大价值目标也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民主的决策,若没有充分可靠的信息和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和前提,是盲目的。在当今时代,社会的决策和管理已经提高到了全球的尺度和层次,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都要求社会科学对复杂的社会过程进行客观的研究、科学的逻辑分析和准确的理论预见。从宏观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来说,社会科学同样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因此,应该从国家战略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和知识建制,都参与或正在塑造着现代的社会生活。现代的家庭、职业、城市、公司、银行、学校以及政治选举和国家治理,都离不开现代社会科学所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发达的社会科学,是现代社会整体良好的生活秩序和整体文明的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文化资本。

第三,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社会建制,社会科学不只是一种学科,一种知识,而且也是一种信念和精神,一种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化的基本信念和价值体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