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育不仅仅是承诺

2004-09-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健 我有话说

有一位差生,中考时离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差200多分,被无数学校拒之门外。一所私立学校“收留”了他,但他仍然破罐子破摔,一心只想混张高中毕业文凭,然后经商赚大钱。学校知道了他的心思,为他专门配备了“主治医生”,并反复“会诊”、“复诊”,与帮扶老师建立“转差”责任制。逐渐地,他认识到学会做人和求知

的重要性,开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发奋学习。三年后,他以绝对高分考入了国内某名牌大学。他的经历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有一所学校,创办时白手起家,只有50余名学生,人称袖珍学堂。但学校创办之初就以德育为首要任务,以“做人”为办学宗旨,在教育实践中探询做人、求知、成材的辨证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上述事例并非普遍现象。与之相反,一些学校正在为德育现状忧心忡忡,焦头烂额。当我们因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差而检讨传统的德育工作时,我们发现,与上面成功的案例相比,并非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我们不缺对思想道德建设如何重要的认识,缺的只是踏踏实实进行德育的作风,甚至于,不少学校的道德教育仅仅是一种承诺。当高考的指挥棒降临时,当社会功利的诱惑逼近时,当分数至上的呼声高涨时,学校把更多的眼光放在了智育上。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那些咬住德育不放松,一心一意教做人的学校,不仅仅把道德教育当作承诺。他们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但他们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完整的学校德育体系,有稳定可靠的德育载体,有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他们以具体措施丰富完善德育模式,提倡在课程中渗透,在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正因如此,他们的德育实践才没有与计划南辕北辙、相去千里。

人才有余,而德不足者为小人;德才兼备才为君子。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众多的君子。但如果仅仅空守一纸设想,没有立足于未来,立足于实效,立足于当下的德育行动,再美好的愿望都可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言必信,行必果。德育,不仅仅是承诺。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群星学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