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船舶走天下

2004-09-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中国人不会忘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曾让我们受尽屈辱――没有自己的造船工业,我们不仅曾失去水上控制权,更失去了民族的尊严。

当年,看着游弋于珠江口、黄浦江的外国军舰,有识之士无不哀叹――中国何时才有自己的强大造船工业 这个梦想在旧中国显得遥不可及,是伟大的新中国使它成为现实。

东风下水时的一鸣惊人

1960年4月15日,江南造船厂自行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从此,中国造船业走上一条宽阔的发展大道。

建造万吨轮,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不足为奇,中国船厂都在大批建造万吨轮,3万、5万、7万乃至10万吨以上的船舶,造船速度和技术质量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在上世纪50和60年代,我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国产材料和设备建造万吨轮,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

可以说,建造东风万吨轮的过程就是一场技术革命的过程,江南造船厂围绕万吨轮生产技术关键,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工艺和设计180余件,大大提高了造船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工厂的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

当这艘总长161.40米,载重量11754吨,每小时航速17海里的万吨巨轮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多少人为它欢呼流泪、狂喜雀跃。一鸣惊人的东风号,不仅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更实现了我国船舶工业的一次战略突破,为我国大批建造万吨级出口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我国造船工业已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市场拓展中的一马当先

今天中国造船业造船总量的60%是出口船,市场扩展到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船舶市场一支重要力量。

从落后世界造船业20年到迎头赶上,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造船业怎样赢得今天的国际市场 要赢得市场必须了解市场的规则,经过调研,中国造船人发现造船强国都在竞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不愿制造微利的中小船舶,找到了这个市场切入点,中国船舶业从几百吨的小驳船起步,简单的散货轮和油轮一度是我们的主要产品。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潜心积累,在造过上百艘普通中小船后,中国造船业元气大增,实力增强,逐步瞄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大船。我们自行设计和建造了“中国江南型”、“中国大连型”和“中国沪东型”等名牌船型,还储备了上百种船型,产品涵盖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等各类船舶以及海洋工程产品,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2003年,中船集团公司承接订单870万吨,目前手持订单1200万吨。中船重工集团目前手持船舶订单超过1000万吨,骨干船厂的任务都排到2007年,有的已排到2008年。

科技助力下的一帆风顺

船舶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足够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储备就没有资格逐鹿市场。LNG船是为在 162℃极低温下运输LNG 液化天然气 而设计建造的专用船舶,技术难度最高,集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长期以来,LNG船建造被日本、韩国垄断。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宣布将进口液化天然气。作为中国船舶工业“国家队”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攻下LNG船这一堡垒的使命,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科研经费,瞄准国际最新技术水准,对薄膜型LNG船液货舱制造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打破了欧洲和日韩少数国家船厂对技术的垄断,突破了LNG船建造中的关键技术,并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建造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LNG技术上的突破,为我国进军LNG船建造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蓝图上的一路奋进

1949年中国造船业几乎一片空白,2003年中国造船年产量达到600万吨。中国由世界造船业中的无名小辈,壮大到占世界造船总产量的10.3%,与日、韩呈三足鼎立之势。除了一般的远洋散货船、油船,我国还能够建造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液化天然气 LNG 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石油液化气船 LPG 、超大型油轮 VLCC 、大型自卸船、高速客滚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

中国已具备大力发展船舶工业的有利条件,中国完全有希望、有能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

作为中国船舶工业主要力量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都响亮地提出要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船舶集团。上海、江苏、辽宁、广东、山东等省市也纷纷把船舶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同时,一批世界级新兴造船基地渐入佳境。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航运市场和世界航运市场的复苏,中国船舶行业将一路奋进,迎来又一个腾飞的春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