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班”缘何小不了

2004-09-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越来越多的“大班”现象

“教室里人太多,座位空间太小,肚皮都贴着课桌了。”记者日前到一所中学采访时,一位学生对记者诉苦。据了解,他们班在一间60平方米的教室里上课,学生人数竟有80人之多。

在某校一个60多人的班级里,小李同学被分到了前排靠窗的位子,因为离讲台过近,他整天得

抬着头斜眼看黑板,坐的位子又太窄,站起来时腿不能伸直,常常会碰着前面的同学,就为这个,他们两人还吵过好多次架。

梁女士的孩子今年进入某中学就读初一,她去开家长会时发现,女儿所在的班级有60多人,50多平方米的教室被课桌挤得满满的,两个小时的家长会,让她感到格外憋闷。

一位任课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只能尽量上好大课,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甚至还不敢向学生提问,怕孩子举手后老没有发言的机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如今要她说出班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还真是心里没底。

记者调查时发现,秋季开学以来,“大班”现象在一些城市中小学校里越来越多,学生、家长、老师都对此意见很大,学校也叫苦不迭。

出现“大班”原因多

按照教育部规定,小学标准班额为45至50人,中学为50至55人,这样的人数,才可以保证教育质量。但在实际中,各方都不希望出现的“大班”却不少。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儿 首先还是教育资源短缺,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以南宁市为例,今年该市执行有关规定,千方百计照顾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每5个新入学孩子中,就有1个农民工子女。而在目前情况下,城市的教育资源又是很有限的,一些城市公办学校的投入本来就不足,即使是有限的投入,也主要投在了教室内的设备更新上,新建起来的教学楼有限,无法应付大量增长的生源,学校只能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室,这必然导致部分学校的部分班级超编。

此外,家长热衷于为孩子选学校、挑老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家长在孩子入学时,会想尽办法往升学率高的学校挤。进了好学校,还要选班级,一些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所带的班级常常因此人满为患。

让“大班”变“小”

从学生、家长、学校三方来说,都希望能让“大班”变“小”。

让“大班”变“小”,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多分班级。但是,班级不是说分就分的,多分班级就要增加教室,增加桌椅、电教设备等配套设施,任课教师自然也要增加,算下来这些都是不菲的支出。因此,有关人士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对公办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资源的总量。

在此基础上,拓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成果,努力扩大优质教育的规模,这也是有效遏止择校风、择班风的根本办法。

再其次,切实为民办学校营造好的成长环境。一些以农民工子女为主要生源对象的民办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办学规模,无法和当地的公办学校形成有序、有力的竞争,导致学生还是往公办学校挤。如果民办学校的质和量都提高了,就能有效缓解公办学校的“大班”现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