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五个国家一等奖的背后

2004-10-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秦后彬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地处大西南的第三军医大学,既不是人文底蕴厚实的百年名校,也不是学科纵横交错的综合大学,然而他们放眼国际医学前沿,一路飞奔,接连夺得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6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个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涉入深水观蛟龙”,这所仅有50年历史的学府所走出的创新路子的确值得回味与

思考。

盯着“第一”干

研究没有的,填补空白的。三医大人搞科研认准一个理,就是敢为天下先。

当“大炼钢铁”出现全国烧伤患者猛增时,第三军医大学率先在国内成立第一个烧伤科。从3名医生、6张病床起家,他们开始了我国烧伤医学研究零的起步。没有经验可循,他们就靠过硬的临床观察;没有相关实验器材,他们就自己动手造;为了完成后来获得我国医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烧伤的防治研究”这一重大课题,他们不惜举全校之力,组织了临床和基础10余个科室的大协作。

“吃螃蟹”吃出好滋味。他们创造了烧伤医学的“东方神话”,成功救治不同烧伤程度的患者1.5万余例,总治愈率达到99%以上,居国际领先水平。

始终盯着“第一”做文章,成了第三军医大学科技攻关选题立项的“第一”目标。

当“冲击波”这个黑色幽灵随着广岛原子弹爆炸被世人认识后,冲击伤研究在国内医学领域尚处空白。上世纪80年代,他们捷足先登,成功地自行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RST 1型生物激波管,建立了世界上惟一具有大中小型系列生物激波管的实验室,把我国冲击伤研究推到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防治原子辐射,他们14次北上马兰、深入原子弹爆炸现场搞实验,开辟了防原医学;着眼高原病,他们设计研制了世界最大最先进的“低压氧舱”,率先开展了高原低氧习服机制研究;着手医工结合,他们研制的“战伤急救箱”、“多源手提式透视机”、“扫雷防护装具”等卫生装备也是开先河之举;瞄准国际前沿,他们先后启动了“人类疾病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等前沿领域研究,在科技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目前,该校有近40个科研项目属于军队或国家填补空白性的,有20余个科研成果处于军队第一或国家第一的水准。

专啃“硬骨头”

挑战最难的,攻克最硬的。“三医大人有一股冲劲、闯劲、拼劲”。科技部一位领导如是说。

三医大人搞科研,敢啃“硬骨头”,也善啃“硬骨头”。在防原医学领域,“复合伤研究”是块“硬骨头”。据悉,核武器损伤中复合伤占50%―80%,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当时国内曾经有10多家单位搞复合伤研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其他单位都因不愿啃这块“硬骨头”而纷纷下马,只有三医大艰难而坚定地坚持下来了,且收获甚丰,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数十项科研成果,学术带头人程天民教授当选为院士,复合伤研究室也被批准为全军复合伤研究所。

就是这种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使得该校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反映高校综合科技实力的主要指标已稳定进入全国高校前20名行列,全校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是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两大主力之一。

短短几年,该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净增105项,“863”、“1035”计划、杰出人才基金、新药基金实现了大的突破,由该校王正国院士出任首席科学家的“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成为全军第一个国家“973”规划项目,特别是该校3个国家重点学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实验室再度融合,共同建设了全军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瞄准的目标,都是学科的最前沿。

交好“接力棒”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虽然,这所院校仅有50年历史,可是,令人深思的是,他们所获得的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都经历了漫漫“长夜”。其中,有4个获奖项目是历经40余载、三代人接力攻关而成的,最“轻松”的一个项目也用了10年,倾注了两代人的心血。

“你踩在我的肩膀上,我接着你的事业干”。交好事业的“接力棒”,这是他们成果频出的奥秘。三医大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中,有防原医学专家粟永萍、眼科专家阴正勤等从乡村医生成长为科技帅才的,还有解剖学专家张绍祥、烧伤外科专家黄跃生等从连队士兵成为名师名家的。以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们甘当人梯,奠定了三医大坚实的学术基石。“烧伤医学泰斗”黎鳌在自己的学术鼎盛期毅然激流勇退,把烧伤所的“帅印”交给了比自己小20岁的“海归”学者汪仕良;韩本立、蔡景修等肝胆外科领域的大师甘当顾问,硬把自己的学生,才36岁的董家鸿推到学科“掌门人”的位置。

对此,38岁就被任命为该校军事预防医学院院长的曹佳教授感触颇深 在任科室主任绝大多数都是破格晋升,并有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学校呈现了“嫩扁担挑大梁”的承接效应,在国家、军队各类课题第一负责人中,中青年专家占80%以上。

“成功了算你的,失败了我顶着”,这是老教授们鼓励新一代大胆创新的“口头禅”。既为后辈让舞台,又为他们担风险。一些科研院校常见的“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自始至终未在三医大出现。

“我们不是在大树之下,我们是长在大树之上。”一位已在国际医学界已负盛名的青年学者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