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山深处公仆情

2004-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柳明 白英 我有话说

周国知(右)在药材基地。

去年9月27日,在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一位基层民

政干部去世了,他叫周国知,年仅42岁。送葬那天,方圆百里的乡亲自发为他守夜,数百群众为他送行。大雨淅沥,山路泥泞,为了使灵柩不落地,抬棺木的村民,从十几人一下增加到几十人。路上,为了让送葬的乡民通过,几处庄稼地的主人,砍倒了即将成熟的苞谷,开出5米宽的大道,让他们的知心人、党的好干部一路走好……

人们不禁要问,一位普通的乡村干部,何以受到群众如此爱戴?

周国知只说了一句话:“群众生活艰苦,党员脸上无光”

湖北省宣恩县地处武陵山和齐岳山交接部,高山峡谷,飞流险滩,植物密布。1983年初,年仅22岁的周国知,退伍回到家乡椿木营乡勾腰坝村。不久,乡亲们选他当了村支书、民兵连长。靠着工作出色,第二年9月,又被招聘为国家干部,担任了椿木营区后坝乡人民武装部部长。

椿木营乡平均海拔1680米,属高寒山区,年均气温8.9摄氏度,无霜期只189天。全乡15村,3700户,1.2万人,散落在213平方公里的峰峦丘陵之中。椿木营山大人稀,民谚:清明不断雪,谷雨不断霜。全年大半云雾缭绕,湿冷难耐,气候恶劣。主要农作物苞谷,不过一人高,玉米棒又瘪又小,亩产也就百十斤。遇到风霜雨雪和冰雹,乡民岂止是歉收。

1988年年底,恩施军分区开展“131扶贫工程”,推广地膜覆盖育苗。周国知意识到,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机会来了。如果采用地膜覆盖,苞谷的生长期就会延长,产量会大幅度提高。但是,任凭周国知怎么解释,乡亲们就是不接受。此前,谁见过地膜,谁知道后果。退一万步,传统的种植,毕竟还有所收获。

实在说,勾腰坝村48家农户,既不愿意,更是没钱搞地膜。周国知明白乡亲们的苦衷,向上级争取到1800元救济款。为了赶春耕,及时把种子送到乡民手中,周国知连夜点上火把,同村干部一起背着种子,一通宵几十里,跑遍48家。周国知担心发钱被乱用,又怕直接代扣地膜不同意。于是不厌其烦,先送通知单,让乡民自愿签字,第二天再买来地膜送到乡亲家。

村民黄秀林死活不接受。这天,周国知又来到他家。听说又是为地膜玉米的事,黄秀林气不打一处来:“咸吃萝卜淡操心,要是减了产,谁赔?”说着就要关门。周国知那里肯,当即掏出纸和笔,立下了“假若黄秀林家种植地膜玉米减产,周国知负责全部赔偿”的字据。

秋收时,勾腰坝村家家户户欢天喜地。黄秀林家4亩玉米,收了4000多斤,亩产翻了好几番。黄秀林托人几次请周国知到家去喝“庆丰酒”,还逢人便说:“当过兵的干部就是不一样,不仅心里装着咱老百姓,而且敢说敢干敢负责任。”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改善山区落后面貌极为重视。从1952年到1987年,国家和地方光下发救济款,就达千万元之多,至于粮食、衣物、被褥、捐款更是不计其数。由于缺少造血机制,群众生活水平仍然低下。椿木营流传着 四周八条山,形如同槽马,头在椿木营,尾巴在恩施。当地百姓认为 八马同上槽,吃在椿木营,屙在尾恩施,椿木营注定富不了。

周国知认为:要致富,光解决苞谷产量低不行,还要发展经济作物。

长槽村的万志书是个残废军人。那年,周国知找到他,一边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一边劝他振作精神。通过启发交谈,分析高山区域优势,万志书一下开了窍,迷上了种药材,后来又做起药材生意。万志书种的几亩药材,每年收入5000多元。万志书说:“如今我一家4口,两个细娃都成了人,房子是前几年新修的,日子过得满舒心。”

另一位复员军人胡泽民,家里也是穷得叮当响。周国知找到胡泽民,说:“老胡啊,要是全乡200多位复员军人都先富起来,那就给党和政府帮了大忙。”

为了帮助胡泽民尽快脱贫,周国知帮他四处跑贷款,手把手教他种了4亩贝母。并让派出所派人看守贝母园,还请人立下一块牌子:“药材大户,重点保护”。

榜样的力量无穷。之后,周国知在乡里村里群众中宣传:“大家要向胡泽民看齐,种药不怕苦,致富不觉累,交税不打折扣,勤劳会过好日子。”

勾腰坝村有个偏檐药林场。当年,周国知组织民兵开荒,扩大林场,组织乡民种黄连、种厚柏。今天的偏檐药林场,有黄柏2万株、厚柏3.6万株、杜仲6000株、黄连350亩。整个林场固定资产达300多万元。

后坝乡被恩施州委授予“红旗乡”的光荣称号。县里召开现场会推广周国知的经验。会上,周国知只说了一句话:“群众生活艰苦,党员脸上无光。”

周国知将自己的名字撮掉了,他说:“干部为群众办点实事是应该的”

后坝乡有条酉水河,锣鼓圈村和杨柳坨村分列河两边。多年来,两村乡民来往仅靠一根独木桥。桥下深渊激流,岩石裸露,独木又窄又滑,危险异常。这些年,先后已有十几个村民遇难。

周国知任后坝乡乡长,决心建一座石拱桥。一些人为难说:“修桥要钱、要物、要技术,而我们一样都没有,修么子桥哟。”周国知说:“有条件,我们要把这座桥修起来;没有条件,用我们的肩膀扛,也要把这座桥扛起来。”乡党委书记黄子成说:“国知,党委支持你。”

周国知亲自跑到乡里,争取了5000元资金,购置了15吨水泥。

水泥运到山脚下,可从山下到山上,十几里都是石径,途中一段悬崖陡壁,连山羊毛驴都不愿意走,更别提走人了。这水泥怎么运,大家犯了难。有人说:“路太难走,太危险,少扛些吧。”就想把50公斤的水泥包拆成小袋。周国知看见说:“这水泥是钱买的,一拆开就浪费了,你们看着我。”说着,背起水泥就向悬崖走去。乡亲们见乡长义无反顾,也一个个背起水泥袋,紧随其后。

修桥需要砂子,周国知组织大家下河去淘。并分配每人3立方米,周国知也不例外。8月的酉水河冰冷刺骨,几个小伙子一沾水就逃出来,周国知二话没说,带头跳进河中,在齐腰深的凉水里,一干就是几个钟头,直冻得浑身发紫。和乡亲们淘砂那段,他的脚都被河水泡烂了。修桥需要石头,周国知带领大家,一锤一钎就地取下30多方石条石块。几个月,他们一篓一篓,背来30多立方米青砂,150立方米河砂。数月后,一座长15米、宽3米的石拱桥修成了。乡亲们取名“幸福桥”,每人出一元钱,立了一块“老区建设项目――赵家坪幸福桥”的功德碑,刻上所有修桥人的姓名。周国知却将自己的名字撮掉了。他说:“干部为群众办点实事是应该的。”

1989年,宣恩县实施公路延伸工程,一直扩展到椿木营乡。过去,勾腰坝村七组的村民要翻过1800多米的高山,走40多里山路才能出来。周国知提议七组修6公里路,和乡间公路相通。谁知消息一传开,乡亲们摇头叹气,有的说:“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修么子公路。”有的说:“6公里虽然不长,但要开山,要搭桥,难呀。”

周国知想 群众对修路不理解,说明没看到修路的好处,说明我的工作不到家。一连十多天,他翻山越岭,走东家,串西家,一户一户做工作。他说:“大路大富,中路中富,无路不富。我们穷了一代又一代,就是因为没有路啊!”山里人实在。乡亲们的思想很快通了,3个月后,一条6米宽,6公里长的公路修好了。

路虽然修通了,但这是条土石路,雨水一冲,沟沟坎坎,高低不平。有人建议组织村民维护。周国知说:“村民们的负担已经够重了,再说,我们也没有钱给他们付工资,还是我们干部义务维修吧!”从此,周国知一有空,就拿着铁锹,背着竹篓,维修道路。

一次,一场暴雨,把公路冲了条两米宽一米深的大沟。周国知从几里远背土填沟,从早晨直干到下午还没填平。县委组织部长陈永胜下乡路过,见周国知一脸是汗,浑身泥土,心疼道:“国知,为什么不叫几个村民来维护哟!”周国知说:“我们党员干部能干的,还是不麻烦村民的好。”

周国知经常说,“人到难处要拉一把”

1990年12月,周国知担任了椿木营乡民政办主任。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他的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全是特困户、残疾人、受灾户、孤寡老人、优抚对象的姓名、住址、困难需求。周国知特别牵挂三种人 一是困难户、二是残疾人、三是孤寡老人。他身上常年不离三件宝 手电筒、解放鞋和竹背篓。周国知经常说,“人到难处要拉一把。基层干部不去关心群众,党和政府的关怀就不能落到实处”。

王胜力一家3口,本人腰背残疾,妻子智残,小娃四五岁。王胜力家离乡政府20里,因为家里穷,少有客人上门,而周国知却经常去。一只竹背篓,春送种子,冬送口粮,种地送化肥,过年送补助,还两次为他整修房屋,将茅草顶换成青瓦。

在周国知看来,优抚对象事再小,也关系到国防建设。哪家的水管坏了,他悄悄掏钱买来装好;哪家建烟叶烤房,他主动帮工帮料。每年腊月年关,为军属送肉、油、烟、酒,还协调武装部组织民兵上山砍柴,然后一担一担送进军属家。残疾军人李宗扇装假肢,周国知三天两头跑县城、找医生,直到李宗扇能够下地走路才放心。

2002年8月,挖断山村发生风灾,张宗丕家的房屋倒了。周国知和乡党委副书记万志安、黄长喜天不亮就出发,十几里路,清晨赶到,亲手帮助清理粮食、木料,将张宗丕安置在他大儿子家,并发给100元救济款,让他买生活急需品。

杨柳坨的何云成是个瞎子,70多岁了,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小儿子在外打工,多年失去联系,老两口和痴呆的大儿子相依为命。一天夜里,大风将何云成的房子吹塌大半。村主任熊昌余知道后一早赶到乡政府找周国知。周国知闻讯说:“你怎么才来报告 ”两人立即赶往何云成家,组织群众清理现场,安排房子修缮。周国知还从身上掏出50元钱,让熊昌余到镇上买了5公斤塑料薄膜,给何云成临时遮盖房屋。熊昌余买完薄膜还剩5元钱。周国知交代说:“这5块钱让何老汉买包烟,打斤酒,招待帮他遮盖房子的人。”后来熊昌余才知道,这50元钱是周国知私人的。

施家坪村有个特困户叫王照碧,家离乡政府有40多里,每月的救济金要么请人带,要么周国知亲自送上门。每次周国知都要背着背篓,为王照碧送些吃的用的。很多困难户来乡里领救济款,周国知还要带着到集镇上,帮助选种子、肥料、粮食、猪肉……

人人知道周国知关心特困户、残疾人、受灾户,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的事三天三夜说不完。

在椿木营乡福利院,记者见到一位90多岁的老红军,身体依然硬朗。有的老人对记者说:“要不是共产党,我活不到这个岁数。”这里有22位老人。为了让老人们过得幸福,周国知办起了老年活动室,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种粮、种菜、种药材、养猪,办起了食品加工厂,福利院年年粮有余、肉满梁。福利院一季度进行一次体检。哪位老人过生日,周国知只要不出差,必定亲自给老人祝寿。每年大年三十,周国知都把新衣服、糖、水果,挨个送到老人们的手上,然后和老人们一起贴春联,做年饭,直到天黑,才匆匆往10多里外的家里赶。

周国知虽然去了,但是他的人民公仆情怀,天长地久,存于百姓心中,立于大山之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