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树立科学德育观的思考

2004-10-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袁仁庆 我有话说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学校德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肩负重担,责任重大。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面对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

冒伪劣、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坑蒙拐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空前的挑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为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德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也给德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德育绝不是用一个模具来统一塑造所有的人,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不是采取约束人的方法来谋求一时的效果,而是构建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又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和谐发展。

学校德育,首先应该给人以真理和真知。德是在求真知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也好,道德规范也罢,都是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由道德认知开始,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作用,促成道德行为的综合过程。因此,“知”为“行”之始。“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从理论上讲,“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育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核心和基础,是帮助学生构建精神支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问题在于,“两课”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适应变化的形势,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解惑释疑,入脑入心,增强说服力、影响力。

毋庸讳言,我们的“两课”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确有脱离实际甚至远离实际的倾向。而今,不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育上,讲不清楚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会贯通起来,没有下功夫面对“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把不能丢掉“老祖宗”,又要开拓“新境界”辩证统一起来,有的甚至在津津乐道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美妙,或温情脉脉地回忆过去怎么纯真中丢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而对丰富生动的实践不了解,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作不出科学分析,对受教育者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不把握,对热点难点重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回答,留恋和拘泥于过时的理论,总在片面、偏激和概念中重复老套的思维,讲不出真理的光辉。其实,“两课”的本质是理论课,具有政治说服功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理论和实践统一之精华,它的理论的含金量是其他专业课所不能简单类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所强调的内容,也是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的总结。关键在于,要让这真理、真知以逻辑的力量激起学生的理论求知兴趣,找准其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进步的结合点,才能真正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使他们在真信、真懂、真用中成才。

德育应充满良知和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人们的行为不仅受思想认识的支配,也受感情的驱使。德育从广义讲,还包括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一种情绪体验,它通过爱憎、好恶等心理感受形式,来表明对道德现象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情感教育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关心基础上的爱,它使受教育者自我内化,把道德视为内心的需要。情感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如爱国主义的情感使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就拿起笔做匕首投枪,弃医从文,开始了对道德理想的不懈追求。现代教育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双方互动共同组成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撞击、情感交融和呼应的过程。情感交融和呼应,离不开平等、真诚、相互尊重和关爱。只有借助于情感的能动和催化,受教育者才会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因此,真诚和关爱永远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要尊重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尊重他们的差异和个性,尊重他们的身心特点,做到关心而不代替、爱护而不包办、保护而不束缚,才能把握其成长规律。

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资源和机会不断进行再分配的过程,必然引发各种新的矛盾和冲突,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等问题反映在人们的心理上,必然会带来激烈的震荡和失衡。青少年正处于青春人格重组期,其身心自我矛盾加剧,又面临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等因素的困扰,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独生子女面临着我们实际上的应试教育,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空间。在近乎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学生承载了太多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承受着社会转嫁在他们身上的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有的甚至因不堪心理重负而崩溃,走向犯罪和轻生。这已为我们敲响了德育呼唤整个社会的理解、关爱的警钟,情感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已日显并将更显突出。

充满情感的德育,还包括“体验教育”。“体验教育”是从经历和了解中实现行为习惯的转变,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体验的德育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实践,是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通过爱憎苦乐、成败得失、是非善恶、各种人和事的经历和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这是对“灌输型”、“管教型”德育的变革,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经历是人的财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皆因经历和体验积累了经验和智慧。使学生“经一事长一智”,甚至举一反三,经一事长千智。北京阜成路中学在德育课上播放剖腹产录像,让孩子们第一次深切感受了母爱的伟大。浙江师范大学的生存训练,让学生在“近乎极限”的状态下激发潜能,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做了有益的尝试。

德育应沐浴和浸润智慧之光

让德育沐浴和浸润智慧之光,有两层含义 一是德育的核心就是使学生真正成才,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二是德育的途径和方式,要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收到实效。要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使学生在富有成效的德育中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素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这诸多素质中,理想信念是核心,文化素质是基础。德育不能从整个教育中单独剥离出来。没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很难想象一个人会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想追求。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少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知名学者走过的路已昭示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德育,应通过课内外的所有教学和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等综合育人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载体和途径(如“三下乡”、志愿者、公益劳动等)寓教育于求知、娱乐、活动之中。就像我们食不能没有盐,又不能纯吃盐,而是把盐溶于美味佳肴中一样,让人乐于接受甚至是享受。

要使德育充满智慧,就要转变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假大空,呼唤德育新思路,让悬在半空中的德育落地。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才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了20%,而80%则归诸于情商。情商者何?意志力、责任心、主动性、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德育内容!我们要让学生在追求成才中知道情商之重要,从而引导其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要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对象和对象层次的不同,适应其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适时地提出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的目标要求,让德育真正落到实处。少一些“做秀”的宣传,多一些做人的真实,比如从过斑马线上的道德举止、公共场所的文明细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从尊敬老师、孝顺父母、考试不作弊等具体问题抓起,要求内容明确,利害关系清楚。这一点,没有专门德育课的国外很多学校抓诚信守法教育的许多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德育不是某一方面的强化和单一的说教和灌输,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和协调发展。要做好对象的工作,必须熟悉工作的对象,探寻工作的规律。对德育来说,重复灌输和灌输的重复虽有一定力度,但远不及适应对象之后对对象的征服。失去知识、情感和智慧的德育,既达不到目的,也永远培养不出生动而有魅力的人才。(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