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像老太太那样生活

2004-10-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林希 我有话说

梅志老师的女儿晓风来了电话,告知老太太仙逝的噩耗。痛伤之余,想起了梅志老师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心中更升起对老人的无限敬重。

那天得知老太太病危的消息,我立即赶到北京。梅志老师的儿子小山在大厅里等着。他说,老人心脏不好,前几天一位朋友来探望,他走后老人的病情转危。老人听说我要来看望,嘱说

林希是好人,告诉他不必来了,等我出院再来吧――老人绝对自信,自己说出院后,还要再工作几年呢。

梅志老师,同辈人称她屠夫人;晚辈人,如我和胡案蒙冤者的子女们,一起都称她为老太太。我更沾了同案的边儿,斗胆称老太太为师母,她也默许,对我似是格外纵容。

那一年为诗人鲁藜开研讨会,老人到天津,要我通知陈沛到宾馆来。陈沛是诗人阿垅的儿子,阿垅蒙冤去世已多年,好不容易才通知到陈沛。老人非常激动,询问了我们的家庭情况,更问了孩子的学业。得知我们如今都过得不错,才欣慰地说:“这我就放心了。”

关于“胡案”,如今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但在学术界,却越来越成了热点,前年在复旦大学开会,发现许多青年学者都以“胡案”做为专攻课题,如此,梅志老人就成了“胡案”档案馆。

关于“胡案”,几年来已经出版了许多专著。但老人和“胡案”当事人,对于一些专著总觉尚欠真实客观。大约十年前,梅志老人对我说:“我们都老了,你年轻,多做些事情吧。”与此同时,北京的绿原老人,武汉的曾卓老人,杭州的冀?老人都鼓励和支持我做这件事。如此,我才有勇气开始写后来出版的那部《白色花劫》。

我虽然受“胡案”株连罹难,但对于七月派,对于胡风先生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多少了解,写“胡案”还需要探究左联历史,对此我更是一头雾水,只靠书本资料,实在没有资格写“专著”。几位老师的支持,给了我信心,那部书只能说是我写的,从理论到历史资料,几位老师对我的帮助才是功不可没的。

我更是直接向梅志老师请教。让我大感惊奇的是,老人的记忆力真是惊人,问及左联,她答说,那一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在怎样一个房间里,鲁迅先生坐在什么地方,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在场的还有谁,先是谁说的什么话,鲁迅先生又说了什么话……几十年前的事情,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难怪老诗人牛汉半是玩笑地说:“你简直就是人精呀!”

一次在武汉,我问老太太:“北京有句民谚,说胡风的夫人――没治(梅志)。”老人笑笑说:“我也听到了,怎么没治呀?胡风蒙冤入狱,我能不去陪他吗?他病重,我能不照顾他吗?关于冤案,我们心里有数,我能不支持鼓励他吗?”是的,这就是梅志,这也就是没治。陪丈夫坐了十几年的冤狱,更照顾病重的丈夫康复,应该说没有梅志在身边,胡风先生不会看见政治清明的一天,更不会到晚年过上安适的生活。

梅志老师是“胡案”的主要成员,更多的时候,人们多是从胡风夫人的角度解读梅志的人生道路,于此,老人不止一次对我说过,胡风夫人只是她的一个“身份”。是的,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应该充分认识和正确评价梅志老人的个人价值。

我少年时代读梅志的童话作品,并不知道她就是胡风夫人。她的《小红帽脱险记》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梅志老师从上世纪20年代参加左联活动,和胡风先生一起工作在鲁迅先生身边。“胡案”平反后,梅志老师更是写了大量的回忆著作,还有大量的散文随笔,这些作品焕发着梅志老师厚重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品德修养。应该说,梅志老师是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她在中国近当代文学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历史所敬重。

梅志老师走完了她坎坷的人生道路,以她自己的话说,无悔无恨。她从年轻时期开始追求革命,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后来在长达20余年蒙受不白之冤的日子里,也没有丝毫动摇革命信仰。老人曾对我说过,何以胡先生和她会受到那样不公正的对待?“愚忠呀!”胡先生写三十万言书,是出于对革命文学事业健康发展的焦虑,胡先生将三十万书呈送给中央,更是对党的最大信任。

梅志老师走了。临终时老人说,没什么不放心的事了,二十年的平安日月,已经满足了,虽然时间还是太短了些。老人给后人留下遗嘱:爱护我们已经得到的一切,让平安和幸福天长地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