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戈壁红柳

2004-1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郭凯 通讯员 易晓阳 杨春源 我有话说

西部茫茫戈壁,有一个刚强女子,她的故事像大漠里的红柳一般美丽动人。这个刚强女子,就是第五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一区一站副站长李鸿。

上世纪90年代初,李鸿就和战友们一起开展靶场全武器系统仿真的研究。他们早就意识到,随着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

从试验中获取的数据量将成数十倍量级增长,只有虚拟技术才能解决这个传统的静态试验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李鸿带领的课题组,潜心研究3年多。1995年8月,“靶场半实物仿真实验室”诞生了。三年以后,仿真工程在某新型导弹试验中成功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试验效率,更开辟了新型航空武器试验的新途径,填补了我国航空机载武器试验全系统动态检测方面的空白。同时,成功防止数起靶试失败,节约和避免损失3000多万元。

进入21世纪,靶场建成自动办公网、生活网、宣传文化信息网,引入互联网。这些变化冲击着李鸿心中的导弹试验模式,思维触角延伸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一个全新的靶场在她脑中形成:它的结构应该是网状的,所有站点、数据、处理结果都能实时高效完成,网中的任何一个单元都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靶试中心处理机构可以实时提供处理结果……2003年下半年,这个网状、智能化靶场的建设设想成形了,并成为她攻读清华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清华大学的四名专家来到大漠深处,对李鸿的论文进行开题评审,几位专家都被她的宏伟设计震动了。

李鸿还提出“一靶两弹”大胆设想,并完成可行性分析和试验方案。2002年元旦,这个试验开始。一架红白相间的靶机起飞。稍后,01号歼击机带弹升空,02号歼击机紧随其后。一道炫丽的火光之后,01号机发射导弹击中靶机!靶机摇摇晃晃地滑行,但仍在控制中。“02号攻击!”指挥员果断下令。02号机如苍鹰搏兔,扑向靶机。又是一道火光,一声巨响,靶机中弹。指挥大厅一片欢呼。空军、军委领导同志分别发来贺电。这次“一靶两弹”成功实践,一举打破一个靶标试验一枚导弹的“铁律”,成倍提高了靶机的利用率,为国家节省经费近千万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