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州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

2004-1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

去年3月,福州三中校长、特级教师郑勇等23位知名学科带头人向全市教师发出倡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新时期教师的良好形象。倡议得到全市积极响应,以此拉开了福州市“师德建设年”活动的序幕。

从2003年初开始,该市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组织教师开展“十查”、“三进”、“五评”活动,即查理想信念、依

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服务观念;进学生家庭,到每位学生家庭进行一次家访;进学生宿舍,了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进社区(乡村),听取对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社会评学校、学校评教育行政部门、县(区)教育局评市教育局活动,并将评议结果张榜公布。这一系列举措被人们誉为校园里的“阳光工程”。

“十查”:防微杜渐铸师魂

今年初,福州连江县实验小学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七条禁令”:禁止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语思想;禁止向学生推销教辅用书及其他商品;禁止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向学生家长索取财物及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禁止无故旷课;禁止在课堂中接听、使用通讯工具或上课中途会客;禁止浓妆艳抹、衣冠不整。

“这些都是我们在‘十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在校内规章出台了,这些现象基本杜绝了。”校党支书记林伯钢告诉记者。

像连江县实验小学一样,许多学校把“十查”内容具体化:福州师范二附小列出9个方面的案例,让教师们引以为戒;台江第二中心小学对教师经常脱口而出的教育忌语进行搜集、归类,列出38条教师忌语,让全校教师共同注意;十五中等28所学校校长与教师签订了爱生责任状……

市教育局师管处的付敏处长说:“‘十查’加强了大家遵循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强化自省,促进自强,提升了教师们的自身修养,也形成了良好的师德氛围。”

“三进”:走进学生心灵

福州屏东中学初三(1)班教师发现一位同学没有请假不来上课,放学后主动到学生家里家访,了解到这个学生从小遭遗弃,现养父去世,生活学习难以为继。学校得知后组织师生捐资助学,让这位同学重新走进课堂。

在“三进”活动中,市教育局专门印制了走访和联系样卡,由各学校复制交教师使用。教育行政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促进了“三进”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老师、家长、学生围坐在家庭环境里,聊聊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对学生的成长、对教师的教学都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心贴近了,感情加深了。”一位初二年级的老师对记者说。

“三进”活动开展后,学校与所在社区(乡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教师们走进社区(乡村),听取意见和建议,宣传有关教育政策,使学校在招生、收费等方面的政策更加透明。

“五评”:评出为师之道

一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五评”开始之初,连从教几十年的优秀老教师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是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种变革。但从后来的评议结果来看,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对大部分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和鼓励,促使教师更加热情、勤奋地工作,增进了师生感情,师生关系也更加民主、平等了。

福州三中、福州八中将学生对每位教师的评议结果整理成册,一方面作为师德资料保存,另一方面又将评议内容摘录发到相关老师手中,让老师自行对照、反思、改进。福州四十中则对学生评议结果中反映问题较多的个别教师进行“友情提醒”,帮助他们改进。

现在,福州各学校都开设了师德信箱、师德监督电话,聘请了师德监督员,主动听取各方意见。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福清东张中学一位教师利用晚自习给学生进行有偿辅导,学校得知后责成其退款,并做出处理;港头学区一位教师长期旷课、聚众赌博,被开除公职……这些都在教师队伍中引起极大反响。

“开展‘师德建设年’以来,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四多四少’。”台江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陈尤清说:“讲奉献的多了,讲索取的少了;做课改的多了,老教法的少了;去进修的多了,在休闲的少了;比成绩的多了,没成绩的少了。”

今年初开始,福州市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这是‘师德建设年’活动的延伸和深化。”福州市教育局局长赵素文说,“师德建设是一项促进师生平等、民主监督的‘阳光工程’,要长期开展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