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惊湖书法与卫水文脉(多图)

2004-1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马哲人 我有话说

周惊湖作品集《惊湖遗墨》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源于群众;艺术家来自生活,来自实践,来自群众。然而热爱艺术、从事艺术的何其多,真正成为艺术家的终究是少数。

人的命运竟有如此不同。即以书画而论,许多人经过长期奋斗,其艺术成就分别在一个地区、一个省市,乃至全国,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达到顶峰,成为人们尊敬的书画家;也有不少人虽然经过艰苦磨炼,艺术上达到相当成就,却长期无人知晓,甚至最后湮没于乡野之间。

已故周惊湖先生就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却身怀才艺的书法家。他生活在河北省临西县枣园乡一个叫“大十二里”的村庄。他的家乡与山东临清隔河相望。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和卫运河就从此地流过。临西和临清自汉代起至上世纪50年代同属一县。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不少文化名人。周惊湖天资聪敏,从少年起即笔耕墨耨,其书法诸体皆通,尤擅魏碑,字体千变万化,富于创造。197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北京一位学者路过临西,把周惊湖所书六尺圆体魏碑毛泽东诗联“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带到上海岳父家,恰遇丰子恺、钱君?、唐云先生,得到名家极高评价。即便如此,了解周惊湖书法的依旧寥寥,因为他不仅没出过一本书法集、没参加过一次书法展,甚至没在任何一级报刊上发表过一件书法作品。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周惊湖的经历似乎是个证明。他性格孤傲,命运多舛。年轻时曾在家乡教小学,“文革”中打成“黑五类”不得不离开学校;他生活窘迫却不向命运低头,从不放下手中的笔;他崇拜毛泽东和鲁迅,毛主席诗词、鲁迅诗歌成了他书法的主要内容。乡亲们向他求字,随便一支笔,任意一张纸,一顿家常饭,几盅薯干酒足矣;一幅中堂或一副对联便成了酒足饭饱的回报。他写字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风流潇洒、一挥而就,而是用尽了心、铆足了劲,一幅字下来往往大汗淋漓,写出的书法作品也往往有力透纸背的功夫。周先生未能熬到“文革”结束,1975年60岁时就早早离开人世。他的许多书法作品都是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所写,一直散失在民间。临西县王西文、李夫燕等有识之士,为弘扬祖国书法艺术,自筹资金,多方奔走,千方百计抢救先生作品。经过近两年的搜集整理,刊印了《惊湖遗墨》,才使先生书法作品为世人所知。

中国书法大师对来自民间的周惊湖的书法作品给予很高评价。原中国书协主席舒同对他的书法作品大加赞赏;中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认为,读周惊湖先生的书品,犹如凭临一池素沽静谧的秋水,期间聚散离合着书家淡泊宁静,却又高蹈逸出的心智。中和为美,和而不同,是中国书法审美价值判断的基础,惊湖先生的书艺充分体现了这一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内涵。他师法传统,但和而不同,有新意,有自己的胸臆和心境的抒发,因而有精神,有生机和活力,也就有了发展。卫运河畔文化的肥田沃野养育了周惊湖这样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也为家乡增添了光彩。“周公才艺惊五湖,卫水文脉通四海”。用这句话来形容周先生独特的书法艺术和产生这一书法艺术的土壤的关系,也许是恰当的。

江山如此多娇(篆书)

山舞银蛇(魏碑)铁肩担道义(隶书)
原驰腊象(魏碑)辣手著文章(隶书)

笔耕墨耨(魏碑)

为孺子牛(篆书)

雄师(隶书)永居上游(篆书)

风雨送春归,一山飞峙大江边,
飞雪迎春到。跃上葱茏四百旋。
已是悬崖百丈冰,冷眼向洋看世界,
犹有花枝俏。热风吹雨洒江天。
俏也不争春,云横九派浮黄鹤,
只把春来报。浪下三吴起白烟。
待到山花烂漫时,陶令不知何处去,
她在丛中笑。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行草) (毛泽东诗词《七律・登庐山》・魏碑)

 


运交华盖欲何求,空山新雨后,
未敢翻身已碰头。天气晚来秋。
破帽遮颜过闹市,明月松间照,
漏船载酒泛中流。清泉石上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竹喧归浣女,
俯首甘为孺子牛。莲动下渔舟。
躲进小楼成一统,随意春芳歇,
管他冬夏与春秋。王孙自可留。
(鲁迅诗《自嘲》・隶书)(唐・王维《山居秋暝》・篆书)

大盂鼎铭(局部・甲骨文)书室夜深光射斗(魏碑)
墨池春暖笔生花


才饮长沙水(魏碑)
又食武昌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