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描绘普通人命运

2004-1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一个逼真的建筑工地,一群性格各异的打工者,云南省话剧团的大型话剧《打工棚》拉开大幕,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随着剧情的展开,尴尬的赵云天、精明的冯大朝、善良的金花、文质彬彬的柱子、有些滑头的“斗鸡眼”,打工族的喜怒哀乐,乃至因工头拖久工资而引发的矛盾,都是那么真实而触目惊心,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该剧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观众最喜爱的演员奖”及“文华导演奖”和“文华表演奖”,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个西南边陲的小话剧团,却创作演出了这样一出好戏。透过他们的创作轨迹所显现的,是一群话剧工作者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反映现实生活是话剧工作者的责任

云南省话剧团成立于1956年,多年来致力创作有中国特色和云南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先后演出了三百多个剧目,在全省、全国的展演活动中多次获奖。

《打工棚》是话剧舞台上第一个反映外来打工者的剧作,而且《打工棚》中的主人公赵云天是以一个落魄的村支书的面目出现的,他在村里带领乡亲们致富失败,为了取得“真经”,他进城打工,离他而去的妻子嫁给了他所打工的工地老板冯大朝。在困境中,赵云天以他的自身言行使他从一个被嘲笑、质疑的对象,升华为打工者主心骨的“党员大叔”。最终,经受了磨炼的他又回到村里,他忘不了他的乡亲。该剧通过描写赵天云进城打工的一段经历,塑造了一个身处逆境而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农村共产党员形象,同时宣传了党和政府关心、维护打工族等弱势群体的政策和措施。该剧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该剧编剧李世勤说,打工族是我国社会发展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农村进入都市,他们的奋斗、他们的喜怒哀乐,都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帮助,而一个村干部进入城市打工,由领导变为普通民工,这本身就很有戏。云南话剧团团长申劲是一位知青,生活的磨难让他对进城打工的民工怀有深深的感情:“社会责任感、社会良心,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这些东西是我们搞戏剧的人不能缺少的。通过《打工棚》,我们让这些打工者喊出自己的心声。”

“关注最现实的社会问题让我们备感亲切”

话剧《打工棚》的舞台呈现是质朴的,但所反映的生活和人物却是真实可信的,也正是这一点,深深打动了专家和观众。著名导演徐晓钟说:“我认为最可贵的是这个戏体现了对普通人的关注,描绘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描绘了普通人的命运,写了普普通通人的情、爱和恨。看这样的戏,我感觉到踏实,看这样的戏,感觉我们不是生活在空中,而是生活在大地上,是扎根在土壤中,所以我很激动。”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导演王晓鹰说:“现代戏的创作中像这样质朴的,充满真挚地去关注这样的一群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还是很少见的。《打工棚》这个戏,我看到了创作者非常可贵的平民情怀。”

《打工棚》在杭州参加七艺节演出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老家在云南会泽、已在杭州打工4年的李小姐和他的爱人是第一次走进剧院。演出结束后,两人激动地告诉记者:“《打工棚》反映的就是我们农民工活生生的生活,它把我们想要说的话全都说了。”从云南文山来杭州打工才8个月的小张对《打工棚》更有同感,他说,自己在重庆时就是在建筑工地上当工人,而且也遇到过劳资纠纷,通过这部话剧他学会了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平民剧团的平民意识

戏剧不景气已是老生常谈,但在困境面前,云南省话剧团没有驻足不前,也没有赶时髦去搞新潮的东西以赢得票房,而是坚持深入生活,反映百姓疾苦,以平民意识为广大观众服务,并最终以优秀的作品赢得人们的喜爱。

话剧《打工棚》导演、广州市话剧团著名导演潘伟行深有感触地说,《打工棚》所有演员的年龄加起来是一个有趣的数字――365岁,平均年龄只有23岁。他们去除一切杂念,专心排练。主角赵云天的扮演者王砚辉,为演好角色曾三次体验生活。对这个角色他最大的感触就是“人活着要有点精神!”正是这一“精神”,让他演活了一个初始尴尬,继而以一身正气赢得打工者信赖的共产党员。

申劲团长介绍说,《打工棚》从2002年8月首演以来,演出80多场,收入近50万元,这个票房不高,是因为票价仅10元到15元,非常平民化。“我们演的是打工者的生活,就是要让所有的打工者都能看得起戏,不能定高票价。”他强调,“《打工棚》这个戏我们还要赴外地巡演,以让更多的打工者看到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