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锻造城市文明之魂

2004-1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84岁的任惠先老太太每天都要到老年大学走一走。“我想进去听听,就是怕打搅上课。”她一边熟门熟路地从柜子里拿出笔墨纸张准备练字,一边看着旁边的一间教室。教室里面坐着二三十个人,正在听老师讲《交谈的艺术》。

渝北区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18年里,它从一个农业大县发展成为重庆市主城区

的一部分,城区面积从不足1平方公里拓展到34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也由当初的1万人增加到30多万人。急剧的变化没有让这个城区无所适从,相反,它因为近年来城区文明的显著提高而不断获得荣誉。创造这一奇迹的,是渝北区委、区政府精心打造的“全民教育网”。

最好的地段留给文化教育

星期天下午,王红伟还在渝北区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冬日的阳光透过硕大的排窗,在阅览室里投下温暖。“我喜欢这里。”王红伟说。

使用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和渝北中学、实验小学、文化馆和新华书店一样,是渝北新城的第一批建筑,并且都在交通最便捷的中心地段。在紧挨着这些文化教育设施的地方,又分别修建了“晚晴园”、“双凤园”、“碧津公园”、民俗文化村和精神文明流芳园等。如此布局,可谓用心良苦 交通最方便的地段留给文化、教育设施,方便市民学习。与之配套的公园等休闲场所免费开放,既有利闹中取静,又能为文化、教育场所吸引更多的市民。

这样的设计确实极出效果。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来此看书的读者有几百人,很多人都是看一阵书,去公园走几圈,再回来看。

教育网络全覆盖

初建新城,渝北还是重庆有名的“困难户”。无论手头怎么“紧”,区委、区政府都不愿对教育减少哪怕一分钱的投资。

在全日制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区又建起了425所家长学校,150所女性素质学校。1999年建立的市民礼仪学校,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网络100多所学校,培训文明礼仪骨干1000多人,组建了20多支文明礼仪服务队,成为城市文明礼仪的重要孵化器。全区24个乡镇,全部兴建了文化站,总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

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90%的居民是“农转非”人员,社区每月都要举办多次培训。刚开始,大家不愿意来,害怕“一来学就被管住了”。社区从改变居民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入手,开办市民学校、家长学校、道德学校,组建文艺队伍,开展爱心帮扶,市民素质迅速提高。63岁的陈明芳说,刚刚办完“农转非”时,大家没事干整天打麻将,相互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打架,随地吐痰、乱倒垃圾更是随处可见。经过培训,社区面貌大为改观,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普型社区。社区刚开始动员居民参加文艺活动时,大家都当笑话,现在有200多人参加了各种团体。陈明芳一口气就参加了老年体协、腰鼓队、太极拳和太极剑等多个团队。

为鼓励“农转非”人员积极寻找就业岗位,渝北区还对参加技能培训考试合格者给予奖励,1万余名“农转非”人员通过培训走上了新的岗位。

文化“双送”织就文明纽带

城市化进程刚开始,渝北区委、区政府就敏锐地意识到,应该进一步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互动。20世纪80年代,全区农村文化站开始建设。2003年,乡镇文化专干的工资由部分自筹改为全部通过区财政支付。

在长期坚持送文化下乡的基础上,渝北区于1996年提出了农村文化进城的构想。送文化进城,更多的内容在于指导农民创作,让农民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发展过程,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双送”不仅提高了全区文艺表演的整体水平,更有效促进了城乡文化互动,不少乡镇、村社都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200多支基层文化队伍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农民。区文化馆馆长吴云斌说,刚开始“双送”时,乡村的节目质量确实比较差,化妆就是一边脸上一个“红太阳”,现在他们拿出的节目,已经完全能够与城区一较高下。

城区每年举办的五六十场演出,在逐渐深入人心后,也改变了过去不得不由文化部门出钱请人表演的局面,众多商场看好广场演出的号召力,争相赞助演出。在文化部门来不及组织的时候,一些商家甚至自己掏钱,自己组织员工表演。

区里面的书法、绘画、诗歌、歌舞、摄影爱好者,都有了自己的协会。在几个茶馆,一些票友长期聚在一起表演川剧,只为尽兴,不收分文。重庆市和周边区县的票友,常驱车前来,唱罢便驱车返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