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弹一星”魂贯千秋

2004-11-0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964年深秋的一天,一朵从我国西北大漠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又过了三年,一曲响彻寰宇的“东方红”向世界宣告:中国掌握了人造卫星技术。“两弹一星”的成功,彻底打破了霸权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使中国真正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以更

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改变了西方那种轻视新中国、看不起中国人的顽固偏见。“两弹一星”的成功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有志气,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快更好。在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进行严密封锁、国内物质条件极其困难、技术基础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两弹一星”以世界第一的速度取得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其中原因很多,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不行,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行,而更不可缺少的就是科研人员那种被称为“两弹一星”之魂的报效祖国、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冷战时代早已结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发展,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密切,为什么还要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它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也曾战胜过无数次灾难,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在丰富和发展着这种民族精神。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在这里所赞扬的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那种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许多新的内涵。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又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以及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显现出来的和衷共济、迎难而上的精神等,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日益丰富、充满生机。

总起来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改造生存环境、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和建设祖国的奋斗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为我国各族人民所高度认同,也为全球华人所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

思潮激荡不失本色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更不等于“民族全球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今天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

首先,即使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民族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市场、生产、金融、能源、交通、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越来越打破国家的界限,但无论各国经济如何相互交融,各国的经济地位、经济份额、经济利益都不可能消除差别。任何一个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都是立足于争取更有利的国际经济地位,在世界上占有更大的经济份额,取得本国更大的经济利益,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弘扬以维护本民族本国家利益为宗旨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凝聚民心,鼓舞斗志。

其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当今世界,以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背后则渗透着文化力的角逐和较量。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力的核心,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现在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主要是由它们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也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的。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使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着经济风险。因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趋利避害、化解风险、维护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第三,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能对全球化盲目跟从,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不会自动放弃强权政治和掠夺政策,因此绝不能以为经济全球化会带来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如果应对得不好,经济全球化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风险,而且会带来政治上的风险。西方国家经常利用经济全球化,以帮助和推动经济改革为借口,试图把它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西方敌对势力已经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必然会利用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它们会凭借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它们的价值观念,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实施打压和冲击,以期达到使我们在精神上解除武装的目的。面对这种状况,弘扬民族精神不仅具有极大的必要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