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州大学科技指标人文指标并重

2004-1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

走过56个春秋的福州大学,长期以来以理工学科闻名遐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福州大学提出 要实现新的超越,不仅要关注科技指标,也要关注人文指标。为此,在继续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的同时,福州大学大力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打造校园特色文化。近年来,他们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经过一点一滴的建设,使校园特色文化在

学校里扎根、结果。如今,漫步在福大校园,你随处可觅这些人文色彩浓郁的见证。

筑巢引凤打造学科强团队

福大环境法研究中心位于绿树成荫的法学院内,我国著名的环境法学家陈泉生教授任主任。近年来,这个不起眼的研究机构硕果频出 承担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荣获司法部法学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法学院环境法学科已形成一个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并拥有环境法学基本理论、比较环境法学等在国内具有相当优势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福州大学还涌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软科学研究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文学科。

福大的人文学科建设起步晚,却成效大。这不但得益于学校确定的“不拼数量,突出重点”的学科发展战略,同时也要归功于大力度的人才引进。“要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是要凝聚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从而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在校长吴敏生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人才渴求的表述。

福大引“才”,除了为对方提供优厚待遇,解决实际问题,还努力营造“诚心使用人才、精心爱惜人才、用心留住人才”的氛围。两年来,学校共引进各类教授、博士87人。一批批“金凤凰”飞到福大这棵梧桐树的枝头,在学校创新机制的引导下,形成一个个学科创新团队,把福大人文学科建设引向一个全新的发展境界。

“西观藏书楼”树起文化里程碑

在福大图书馆旁,有一座青砖红瓦的小楼,它就是“西观藏书楼”。这座中国目前惟一的西文图书馆,是福州大学特聘教授、荷兰皇家学院院士施舟人先生捐建的。三年前,他偕夫人落户福大,成立福州大学世界文明研究中心,并集自己毕生所藏,于去年建立了这座图书馆。目前,馆藏西方经典名著、部分中国古珍本近3万册。

走进西观藏书楼,大厅古朴典雅,杉木地板散发出阵阵的松香。依墙而立的书橱,收藏着珍贵的书籍。馆内藏书多为西方典籍和汉学著作,还有大量有关福建、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文献。

对福大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图书馆,更是一座学校人文建设的“里程碑”。“施舟人先生是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他的目标定在10年之内把馆藏重要西方经典文献增加到10万余册。学校希望以此为契机,将西观藏书楼建成研究世界文明、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基地。”福大党委书记鞠维强这样告诉记者。

目前,各地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藏书楼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作为西观藏书楼主任的施舟人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表示,将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这所生机勃勃的大学,为福大打造开放式与传承式并举的人文环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种精神”营造人文底蕴

今年10月26日,是卢嘉锡诞辰89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福州大学举行了卢嘉锡铜像揭幕仪式。卢嘉锡曾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名誉校长,是福州大学主要创办人之一。这座铜像不仅说明一位科学伟人和一所大学诞生的机缘,更表明卢嘉锡的英名永远铭刻在福州大学的史册之中。

一所大学要有属于自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源于自己的历史。福州大学从它的历代杰出者身上,提炼出“福大精神” 像首任校长张孤梅那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像卢嘉锡先生那样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像魏可镁院士那样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福州大学正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筑福大人的精神大厦。

目前,福大正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大讨论。学校还率先创建了网上党校――“新时代”网站,充分挖掘网络的教学资源和教育功能,采取网上论坛、BBS互动讨论、视频教材、网上征文、辩论、知识竞赛等方式,推进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创建活动。学校还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开展诚信状况问卷调查、“诚信与法”学术沙龙活动等,塑造福大学子的精神美德和良好形象。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校园里蓬勃开展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