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透析“大芬油画村现象”

2004-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光 我有话说

现象在刚刚结束的2004首届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大芬油画村”分会场的9个项目在众多活动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千人油画创作表演”场景尤为壮观。

大芬村原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布吉村民委员会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

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本村村民有30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1万多人。改革开放前,该村贫困落后,村民依靠种田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改革开放后,竟然和原本属于“舶来品”的油画联系在了一起。此后,以油画为依托,逐步形成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及特色经济。该村现有各类书画经营门店243家,各类画家、画师、画工及学员5000余人,油画销往东南亚、欧美、非洲、澳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从“行画”到“创作型”油画,“大芬油画村”逐渐形成“金字塔”型的结构:底部是商品画,形成了强大的产业优势;顶部是创作画。总之,其以油画为主体的产业规模日益凸显。2002年,“大芬油画村”首次亮相“广交会”,与美国、西欧、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签订了数百万美元的合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点评“大芬油画村”在整个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引人注目是必然的。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特定时期,“大芬”成为典型脱颖而出,是市场与文化碰撞的结果。“大芬”的演进过程,既是深圳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化的具体展现。“大芬油画村现象”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自由属性可以为文化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即使是自然条件和传统文化方面都不具优势的大芬村,也可以创造最具有优势的文化产业形态,乃至世界第一个“文化产业村”。发展文化产业光靠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是不够的,必定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