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水资源”:振兴东北新视角

2004-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视点”记者 齐芳 本期策划 陆彩荣 徐可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

“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简称“东北水资源” 是中国工程院继“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和“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之后,

组织的又一个高层次的咨询项目。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任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任副组长,以两院院士为主体,联合有关部委与四省区的高级专家,进行跨省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项目组下设10个课题。“东北水资源”的研究,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9月初,东北水资源项目组全体成员来到内蒙古东四盟市,分6个小组进行实地考察。

月华如水,时光飞逝。考察组成员清楚地记得,今年3月12日,钱正英、张光斗、沈国舫、潘家铮、李东英、周干峙……这些来自水利、林业、农业、气候、矿业、能源、城市建设等行业的泰斗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东北水资源”项目的立项报告,正式拉开了“东北水资源”项目研究的序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项目组副组长沈国舫介绍说,“东北水资源”项目将以自然地理范围的东北地区为研究范围,分水资源、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生态、农牧业、林业、城市、工矿、能源、防污及重大工程布局等10个课题,综合评价东北地区的水土资源、生态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并提出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林业、工矿业及资源型城市等产业的调整方向,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途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农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振兴东北号角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项目组组长钱正英说:“选择‘东北水资源’项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作为院士,我们有责任超前进行相关研究,通过高层次的咨询活动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智力支持。”

从全国范围来看,东北的水资源情况都是比较优越的,特别是水土资源比较匹配。钱正英说,不能简单地讲我国水资源紧缺或土地资源紧缺,我国最大的问题是水土资源不匹配。形象地说就是北方水少地多,南方地少水多。而东北的自然环境较好、水土资源比较匹配,除西部的少数地区外,大部分为半湿润和湿润地区,有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所以东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过去长期的粗放经营,东北的生态与环境情况逐渐恶化。今后东北还能不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是关系到全国大局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选择东北的第二个原因。”

沈国舫补充说,这个项目不是具体研究老工业基地该如何振兴,而是要研究如何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保驾护航,是为了促进东北振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科学发展观来发展。

八方英才聚一堂

“东北水资源”项目是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其中很多课题有交叉,比如生态组在研究中会涉及到农、林问题,农业组、林业组也研究生态问题。钱正英院士解释说,这种方式有利于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融合交流。

她介绍说,过去进行的分部门、分学科研究都是很有深度的研究,由于缺少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充分沟通,对有的问题难免带有局限性。对有的问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的认识有时也出现分歧。现在,通过这样的融合和渗透,科学家们能够在最后取得共识,得出相对全面的结论。说到这里,钱正英院士和沈国舫院士相视一笑。她说:“我是搞水利的,沈院长是研究林业的,我们是在‘中国水资源’项目中才认识的。那个时候我们也有意见不统一。经过后来的反复研究、讨论,才达到统一。”

沈国舫接着说,采取这种研究方式也能得到更为客观的结论。他说,在项目组中领衔的都是院士,他们的年龄比较大、位置比较高,不必依附原来的单位,所以能够比较自由尤其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集体的名义发表意见。在他们的带领下所形成的报告是比较客观、比较全面的。他说:“这也是中国工程院这几年工作取得国家重视的原因。”

全面和客观,使“中国水资源”和“西北水资源”项目的调查结果得到了中央肯定,并且在主要报刊上全文发表。其中很多新观点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认可,也正在被各个部门逐渐接受。钱正英院士举例说,水利部门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整个水资源都应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可是在西北地区的内陆河流域,项目组首次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共享水资源的建议,认为社会经济耗水只能占水资源总量的50%。现在,水利部门正在调整相关的政策。沈国舫说,林业部门也开始注重生态草的发展,最适合在干旱地区栽种的灌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舟车万里不辞苦

在内蒙古结题考察期间,项目组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短短9天里,6个分组集中或分别考察了32个旗、县的83个项目点,每个组的行程都在两千公里以上。不仅如此,项目组要考察的地方往往连路都没有,有些时候还不得不靠摆渡。虽然连日颠簸,舟车劳顿,可是项目组没有一个人喊苦。81岁的钱正英院士说:“我们这些人早都习惯了。”

她向记者介绍说,这只是他们整个项目的一部分。在立项之前,他们先到四个省、自治区的首府拜访了一圈,征求各省市的立项意见。立项以后,他们又到各个省市,请他们提供资料。综合考察和分组考察是第三步,主要是对一些重点地区、县市和典型单位进行考察。各个课题组形成初步报告之后,集中对报告进行综合讨论。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综合报告。在综合报告这个“共同纲领”之下,各课题组再形成最终的课题报告。如果这期间发现什么问题,课题组还要到基层再做进一步的调查。从项目启动到最终报告出炉,至少要一年半的时间。

然而,报告出炉并不代表项目组工作的结束。钱正英院士说,从西北的经验来看,它预示着新项目的启动。沈国舫介绍说,在新疆,项目组正在跟踪塔里木河的保护、恢复项目。在宁夏,中国工程院正在论证与其合作,建立农业示范区的可行性。

同为东北来护航

经过考察,项目组对于东北水土资源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钱正英院士介绍说,按照目前的研究结果看,东北水资源情况很复杂,东部、中部和西部有很大区别。

对于东北西部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她解释说,东北西部本来就属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不是很大,各个城市又都把水吃干用尽,基本没有多余的水流到下游城市。现在东北西部地表径流都已经干了,西辽河已经断流,嫩江流域的水也不是很丰沛。地表水不够用,就超采地下水。按照这种发展模式进行下去,水资源很难维持可持续发展。

东北中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污染。东北的中部地区是东北工业最发达地区,像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都在中部。这里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已经从河流水质污染发展到水库水质污染。

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还有潜力,比如边界河流在我国境内的部分,我国是有权使用的,但是目前还没有合理地利用起来。所以东部地区的水资源还可进一步合理开发。她举例说,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岸边建些抽水站,既保证了稻田的灌溉,增加了产量,稻田的水流到湿地,既保护了湿地,还可适当地恢复一些湿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