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

2004-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蔺玉红 我有话说

缘起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拓宽了沟通渠道,但也带来了会让人上瘾的网络游戏、聊天室和黄色信息。有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如何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
网络环境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做些什么?我们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就此话题做分析与探讨。

特邀嘉宾:

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文伯

 

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学联主席申跃

中青网总裁欧阳向群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石彦伦

 

青少年上网干什么
    记者:在讨论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有多少青少年在上网?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8700万网民中,青少年所占比例最多,达到31.9%。此外,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了网民总数的17.3%,超过了1500万。
    徐文伯:青少年上网的人数现在还在增长。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已经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正在逐步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
    记者:这么多青少年热衷于上网,他们在网上主要干些什么呢?
    欧阳向群: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主要有三个目的:获取信息、网上学习和休闲娱乐。
    记者:申跃现在还在清华大学读书,你用网络来做什么?
    申跃:我把互联网当做一种工具,主要用来查资料、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等。
    徐文伯:还有很多青少年不是这样。据了解,由于目前网上黄色信息禁而不绝,不健康的暴力游戏增多,以及聊天室的大量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禁不住诱惑,在不良信息的包围中不知不觉上了瘾。有的在网上长时间玩游戏、聊天、看黄色信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为孩子们感到担忧。
    记者:很多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诉苦,说自己省吃俭用为孩子买了台电脑,结果孩子只顾玩游戏,甚至因为浏览黄色网站、聊天交友不慎,出现了种种问题。
    石彦伦:有的孩子因沉迷于网络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名女生考入我们学校时非常优秀,3年后,她在全年级400多名学生中排倒数第几名。什么原因?家长说这个孩子每天晚上都要上网玩,而且一定要到夜里4点才下网,她自己住一个房间,家长管也管不住,她自己讲已经上瘾了。
    为何沉迷网上聊天和游戏
    记者: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
    申跃:首先网络是一种新事物。青少年对新事物往往很感兴趣,愿意去尝试。游戏和聊天室正好提供了一个和真实世界不一样的虚拟空间,青少年有这种冲动、好奇,于是就进去了。
    记者:怎么一进去就沉迷在里面了呢?
    申跃:学习压力大、缺乏父母关爱是两个重要的原因。学校现在虽然在减负,但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功感,但通过在网络游戏里拿第一,在另一个环境下可以得到认同。另外,很多学生反映,父母和他们除了学习好像没有其他交流,没什么话说。在这种高压、紧张的状态下,许多青少年希望有一种能释放的途径。至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我想可能和以前只为高考的畸形教育目标有关,以为一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记者:青少年浏览黄色信息是什么原因呢?
    申跃:很多人在不小心碰到黄色网站的时候,有可能会浏览,主动想去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记者:怎样才能防止青少年受到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石彦伦:网络游戏不应该存在于校园网中;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应该摒除网络游戏。
    欧阳向群:娱乐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有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的权利,关键是怎么引导。我们做网络工作的,要给青少年提供积极向上的网络内容,寓教于乐。
    徐文伯:现在的网络游戏主要是韩国和日本产的,不太适合我国青少年。我一直主张开发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从中国孩子的角度来设计的网络游戏。
    欧阳向群:我们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发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系列游戏,像反恐、抗日、长征等等,大概明年“五四”和“六一”时就能推出来。它对学生益智、对正确认识网络都能起到正面作用。
    记者:对青少年在网上聊天,大家怎么看?
    石彦伦:聊天唯一的好处是宣泄,满足孩子们渴望交流的一种心理需求。但网上聊天又是虚幻的,不受道德制约。在聊天中,孩子们模糊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带来的是不负责任。所以,我主张未成年人的网上交友、聊天要适度,学生不要到社会上的网吧进成人聊天室聊天,要聊就到校园网上来,至少要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聊天,明确他的社会身份和角色,以便规范他的言行和责任。
    申跃:我觉得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利用好,一方面能促进学习,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放松的机会。只要不沉迷于网络,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玩玩游戏、聊聊天都没有问题,但一定要适可而止。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各尽其责
    记者: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些青少年能把网络利用得很好,有的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欧阳向群:孩子利用网络的好坏由许多相关条件来决定。如孩子的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家长对网络的了解情况、孩子的伙伴关系、社会关系、学校、老师对网络的态度等等。如果一个家庭中关系和睦、父母对网络有较深了解并与孩子有良好沟通习惯,那么,孩子与网络大都能建立健康、良性的互动关系,否则,孩子就比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石彦伦:教育的成功需要三个点支撑,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都要尽责才行。
    欧阳向群:有的青少年使用网络产生了种种问题,父母是不是首先要检讨一下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我们是否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温暖、健康的家庭环境,能够满足其精神需要?在网络时代,有的父母自己都不会使用电脑,对网络一无所知,又怎么可能在孩子上网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更别提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了。
    石彦伦:十几岁的孩子,有一种心灵的饥渴,需要沟通,家长要多跟他谈,并给他安排一些他所需要的活动。学校也要创造适合青少年的多种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如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出版校园刊物等等,用这些有益的活动来使他们的青春活力得到释放,而不是让他们在百无聊赖中萎缩到旮旯中去玩游戏。
    欧阳向群:我建议在学校中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自主使用网络的能力,引导青少年利用网络信息解决现实问题。
    石彦伦:网络做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不让孩子们接触,不可能,所以教会孩子如何选择,以何种标准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徐文伯:社会尤其是网络工作者也要负起责任来,尽可能地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组织开展系列网络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网络文化生活。
    申跃:法律能否对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加强管制?另外,通过一些信息技术如网络过滤器等让青少年尽量少沾染到不良信息。另外,我们青少年自身要有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一个好的防线,分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要有自己的原则性。
    青少年网络文明要常抓不懈
    记者: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举措,但不良信息屡禁不止,网络文明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徐文伯:堵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一直主张对互联网要采取五字(立、堵、建、疏、管)综合治理。为此,我建议:
    1、政府各主管部门在互联网管理上要统一力量,紧密配合,形成拳头,加大治理力度。
    2、加强内容建设是关键。政府要把信息资源建设放在首位,让青少年在网上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食粮。
    3、警惕低俗之风蔓延。目前,各网站打擦边球现象不断,低俗之风盛行,对这些灰色信息不能忽视,更不能低估它的影响,因为它更容易让青少年接受。
    4、对民间网络组织要给予支持。网络文明工程从2000年12月启动时,就提出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的口号,并开展了绿色行动、优秀文化网站调查,围绕互联网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次召开研讨会,在政府和网民中间起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但由于经费困扰,很多想法目前无法实施。
    欧阳向群: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既要严肃认真地重视,更要深入科学地研究。青少年喜欢网络,甚至有一些迷恋,要引导,但不要轻易指责。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道德,是目前网络文明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
    申跃:网络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些青少年如果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对网络有一个健康、正面的认识,他们长大以后,成为社会上的新生力量,又来关注青少年网络文明,也就不会做有损于网络文明的事。这件事情真是非常重要,应该马上做起来,但也要看到它的持久性和艰巨性。
    记者:申跃,你对全国的青少年有何希望?
    申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要,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对青少年来讲,也不难做到,我希望大家能很好地照此去做。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到了一些现象的存在,发布了两个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认为非常及时。我想,只要学校、社会、家长各方面多管齐下,关注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网络文明教育会有一个好的未来。(摄影:赵洪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