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漂一族”期待更多社会关注

2004-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视点记者 曹建文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

在各高校周围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毕业后没有就业,生活重心在自己母校周围:在学校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学校的公共场所里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些被称为“校漂一族”的身影。这些“校漂族”因各种原因选择停留在

学习与就业、理想与现实这种暧昧不明的生存境遇之间。他们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究竟是逃避现实还是蓄势待发?是出于无奈的被迫还是因于缓冲的考量?他们最终将“漂”向何方?这些问题期待社会予以更多的关注。

“校漂一族”因何而“漂”?

“校漂一族”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其整体呈现增生的趋势则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到底是精彩还是无奈?他们又因何种缘由“漂”在学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海淀区中关村高校密集的地区进行了采访,以图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

“6点整准时起床,啃两个包子,接着到教室找个位子自习,然后在学校食堂吃饭,下午有时听听讲座,晚上一般自学到11点,最后回到与我‘患难兄弟’同租的小屋,这就是我一天生活的全部。”在北大未名湖畔,毕业于北大法学院的小张这样告诉记者。“我们是校园的‘大五生’,从外表看,跟我的小师弟小师妹们并没有区别,我们依赖和利用着我们熟悉的学校资源,每天宿舍、食堂、自习室三点一线。只是我们的心态已跟小师弟小师妹们有了微妙的差别,我们已不再被外面多彩的世界所诱惑了。”

据记者在海淀区其他高校所了解到的情况,考研者在“校漂一族”中占有着较大的比例。他们埋头苦学,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期望通过努力斩获“美好未来”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但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这是我的个人选择的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谁规定毕业之后就一定非得去参加工作?学校附近总得有人去住,没有任何文件明文规定我不能住在这里吧?”小陈2002年从北理工毕业后,一直在魏公村西口的学校附近租着房子,每天四处闲逛或打打篮球、上上网、玩玩游戏,面对记者的采访,坦称家庭条件优越的小陈告诉记者:“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干嘛不好好享受生活,我就是不想这么早就参加工作。”

无论是与正在专注于考研的小张还是和衣食无忧而“潇洒生活”的小陈比,今年毕业于北科大的阿榛都要艰难得多。因本科所学专业较为冷门,到目前为止,阿榛还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面对记者的采访,家境窘迫的阿榛显得很无奈:“外面生活的开销实在太大,再加上找工作还要一笔不菲的开支,实在没办法承受,只能选择与师弟挤着住,毕竟这可以节约一笔比较大的开销。我也希望自己能早点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结束这种‘漂’的生活。”

针对这些现象,记者采访了著名管理学家、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彭国甫教授。彭教授认为“校漂族”的出现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现象,并认为导致这一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多、就业率下降,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二是由于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去一般单位或不太满意的单位,没有找到满意的单位就暂时不去就业,等待时机。把熟悉的校园作为就业的缓冲地就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三是由于社会对人才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促使一部分没有就业甚至已经就业的学生又重新回来准备考研深造,以适应社会对人才更高的能力素质要求。四是由于相关政策的影响。2002年,国家教育部等几个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规定使部分毕业生顺理成章地成为‘校漂一族’。”

“漂”在学校不应成为生存常态

针对这个不断增长的特殊群体,一些专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雄在媒体上表示,从身份定位讲,“校漂族”已不是在校学生,他们留驻校园,挤占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给学校管理造成了一定压力,也对在读大学生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加大了这一群体的数量。

而另外一些专家则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对“校漂族”应该进行理性分析,给予辩证看待。他们中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他们同时也反对学生将“漂”在学校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

“对‘校漂族’应该辩证的看待,但‘漂’在学校不应成为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生存的常态。”彭国甫教授告诉记者,“‘校漂一族’的出现,有利于增强在校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在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利于利用学校的资源为社会服务。但是,‘校漂一族’学生管理难、难管理,给学校学生管理增加了压力。但我们仍然认为‘校漂一族’的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对‘校漂一族’既不可大力提倡、支持,也不可简单拒之门外。”

湖南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欧阳?教授也表达了相类似的观点:“如果‘校漂族’选择漂泊的生活方式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人生起点,将它作为实现自己人生角色转换的缓冲带,从而为自己重新选择机会、从容规划人生争取时间,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生存状态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将其作为一种生存常态,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和自身投入成本都很高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勇敢地面向社会,理性选择、合理分析、努力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所学专业和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应该通过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创造社会财富来回馈社会,回报家人,这才是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校漂一族”期待更多社会关注

据教育部在沪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协作组日前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比去年增加68万,如果再加上2003年尚未就业的18万大学生,今年有近300万大学生就业,明年则预计将突破340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曾在媒体上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可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这表明,今年大学毕业生仍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客观存在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势必会导致“校漂族”群体数量的增长,而随着这个群体数量的增加,他们最终将“漂”向何方必然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校漂一族’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对这一问题全社会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帮助这一特殊的群体。”欧阳?教授告诉记者,“首先,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鼓励他们到非公有制单位去、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接受锻炼。其次,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家庭的作用。由于‘校漂一族’的大部分经济来源出自于家庭,看到自己的子女工作无着落,父母提供适当资助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因此父母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管理,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当好参谋。再次,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使他们尽快地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或者尽快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学校应该成为自己的学生人生道路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应该善待自己的学生,应该善待‘校漂一族’,尽量为这些‘学生’提供成才平台,创造成才机遇。”彭国甫书记表示,湘潭大学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校漂族”。“一是从源头上引导好尚未毕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听课、饮食、信息利用、考研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三是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校漂一族’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四是建立和落实沟通渠道,如要求‘校漂一族’原所在院系建立与他们的联系沟通渠道,院系老师要关爱他们,加强引导,督促他们定期汇报。特别要对那些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给予帮助,在复习、报考等方面与在校学生同等对待;五是与社会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这个社会群体的管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