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珍宝”探访记

2004-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徐启生 我有话说

以色列有4所东方艺术博物馆,其中最出名的是“威尔夫利德・依斯雷尔东方艺术文化博物馆”。它设在以北部海法市东南二十多公里的哈罗里尔基布兹 集体农场 里,那里背靠吉瓦特米梭尔山脉,面对伊兹里尔河谷,山清水秀。博物馆展出的东方历史文物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吸引着众多的以色列观众。记者12月6日驱车百余公

里慕名前往参观。馆长埃莉莎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深山老林”里竟深藏着中国历史文物书画宝贝数百件。

“镇馆之宝”唐三彩

展馆分为4个展厅,第一展厅展出的是“远东文物”,展品以中国文物为主,还有印度、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一些神像、雕塑。博物馆珍藏的历史最悠久的一件文物,是中国商末周朝初期饮酒的器皿“爵”,距今已有3100多年历史,还有同时期的“鼎”等多件青铜器。这里最吸引人的是一尊唐三彩,它是馆内的“镇山之宝” 见上图 。据埃莉莎称,他们曾将其送到英国大英博物馆做过鉴定,这是唐三彩中的珍稀之物,目前这种同类的唐三彩在世上仅存3件。另外2件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展厅里陈列着一排大大小小的铜镜都是制作于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埃莉莎对记者说,馆内共藏有这样不同的铜镜60余件。埃莉莎指着一尊出土的唐朝墓葬品“西方商人” 见右图 告诉记者,从他身穿的服饰打扮,还有他的大鼻子,可以料定他是犹太人。这表明犹太人历史上至少在唐代以前就与中国有了通商关系。展出的中国文物种类繁多,有青铜器、青瓷花瓶、瓷碗、牙雕 苏东坡像 、铜镜、石雕、泥塑 殉葬品 、神像等等。记者还仔细地察看了这些文物的制作年代,从商末周初起,到西周、汉、六朝、北魏、唐、宋、元、明、清,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

唐伯虎真迹露面基布兹

从文物展室出来,我们来到中国字画和东方盆景展厅。记者发现放在展厅最显眼处的一幅山水人物,画面是风景绚丽的江南风光,笔调色彩精美细腻。其作者竟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被誉为“明四大家”之一的明代著名画家唐寅 伯虎 ,真有点使人不敢相信。画面右上方题诗一首,落款唐寅敬题,下面是两枚印章。埃莉莎也因她的博物馆里拥有这样一名画家的作品而感到很自豪。展厅里的轴画大都是山水人物画,这也许是主人收藏倾向的结果。记者逐一观看了其他几幅画的作者,除唐伯虎外,还有唐朝著名画家孙位、宋代画家王霭、南宋画家苏汉臣、明代著名画家,与唐伯虎齐名被誉为“明四大家”之一的仇英及被称为清初“四王”的著名清代画家王原祁。埃莉莎告诉记者,馆内共藏有中国字画60多幅,过一段时间再换一批画展出。据说,博物馆还藏有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字画。记者对文物鉴定一无所知,当然也难辩真伪。不过,字画的主人是在上世纪20年代所购,相信当时的赝品不会太多吧。

文物主人的传奇故事

当然,记者最感兴趣的还是想了解这批文物的来历。埃利莎很能理解我们的心情,特意把我们带到基布兹的食堂里,边品着咖啡,边把这些“宝贝”的出处娓娓向我们道来。她说,绝大部分文物的主人是威尔夫利德・依斯雷尔 与以色列同一字 ,所以,博物馆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馆内展出的还有一些是其他友人赠送的文物。

1899年,依斯雷尔出生在德国柏林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爱好古董收藏,尤其对东方文物情有独钟。24岁那年开始,他多次前往中国、印度、泰国、柬埔寨等国收集、购买各种文物,经过多年的收藏,共有藏品近千件。在法西斯统治时期,犹太人受到残酷的迫害。依斯雷尔曾变卖家产,用金钱从德国人手里赎出2000余名犹太人,这些人先后移居到现在的以色列、英国等地方。哈罗里尔基布兹就是由这批来到以色列的德国犹太移民在1936年建立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依斯雷尔生怕自己的收藏品被德国当局没收,陆续将它们运往英国。因他的母亲是英国人,他本人也持有英国护照,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后来依斯雷尔本人准备移居以色列。为此,他在1943年又将这批文物转运到了以色列,交给他的朋友、艺术史博士尤里・巴尔代为保管。巴尔当时是哈罗里尔基布兹的创始人之一,所以,这批文物就在这里落了根。不料,依斯雷尔同年在前往葡萄牙从事营救那里的犹太人途中,他乘坐的飞机遭德军袭击,死于非命。据当时的传说,他乘坐的那架飞机上有位乘客长得很像英国首相邱吉尔。德军的情报误判邱吉尔就在这架飞机上,就把它打了下来。依斯雷尔一生未婚,也没有子女,其亲属也没有人来认领。于是,这批文物就转由哈罗里尔基布兹保管、拥有。

以色列建国后,该基布兹决定以威尔夫利德・依斯雷尔的名字成立一所东方艺术文化博物馆,将这批文物公开展出。1951年经政府批准,正式对公众开放。巴尔首任馆长。依斯雷尔是世界著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好朋友。爱因斯坦曾在称赞依斯雷尔时写道:他“是我一生所认识的人中最优秀、最高尚的朋友之一。”

希望中国专家前来鉴定

记者问起他们是如何保管这批文物时,埃莉莎说,他们专门招聘了一名毕业于大学考古系的硕士生来负责日常的保管工作,库房配有必要的通风、恒温、保湿度的设备,至今还没有发生过任何文物损坏的事情。

埃莉莎女士是美国犹太人,35年前移居以色列。她虽然学的是社会学,但对文物古迹很有兴趣。她表示,由于文化的差异及缺乏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她们对中国文物及字画的历史渊源及其价值不胜理解。根据文物的出土年代和工艺造型也许还能分辨出其历史价值。但对中国字画真是一窍不通,实在弄不清楚它们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埃莉莎殷切地希望记者能向中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转达一个信息,请他们帮助对这些古董字画进行鉴定,再给每件文物和字画写上一小段文字说明,也许那是一个美妙的故事,让以色列的观众能解读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进他们对中国文明史的了解。记者也希望本文能引起国内文物鉴定专家及学者的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