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文学界自省不正学风

2004-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秦弓 我有话说

不久前,在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百余名专家学者就学风问题展开了认真而深入的讨论,并对近年来大有蔓延之势的不正学风进行了剖析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富仁教授认为,端正学风是保证学术健康发展的关键,与会者对此取得了共识。

与会者在充分

肯定近年来学术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学风上的一些问题,诸如:盲目求快、求多,原创性的成果少,能经得起时间磨炼的精品少。为评职称而赶写的“职称论文”,言之无物,缺少新意,却凭借关系或者“版面费”堂而皇之地登载于报刊。有人心态浮躁,坐不下来,到处“赶场子”,为了取得会议“入场券”而赶写“会议论文”,写作仓促,会上不真诚交流,而是忙于搞“公关”,会后又不认真修改论文,留下的只是一些学术毛坯、甚或学术垃圾。有人热衷于演绎概念,而不去下苦功进行史料的发掘梳理与文本的审美分析,造成学术的空洞化。有些著述宁可征引几十年前的成果,而对最新的研究成果反而不予理会,越是自己实际上参照较多的越是不加注释。学风弊端在大学生、研究生中也有表现:自己不愿查找第一手资料,不肯动脑思考,只是满足于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甚至全文抄袭者亦不乏其人。

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对2003年现代文学论文做出细致的定量分析,指出数量虽多,但高质量的成果却很少,重复性研究现象十分严重。以关于庐隐研究的论文为例,2003年的数量和论题与2002年几乎相同,12篇中有7篇从女性视角切入论题,其中还有一篇重复发表。两年来关于庐隐的研究只停留在女性视角和作品的感伤艺术风格这两个方面,尽管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但关注的焦点和解决的问题是相近或相同的,这就意味着两年中关于庐隐的研究并没有新的进展。1332篇论文中,至少发现了15位作者一稿多投。这15篇重复发表的文章,不仅内容完全相同,甚至连题目也完全相同或者稍有区别。这个数字并没有包括那些内容相同但完全改动了题目的论文。令人担忧的并不仅仅是这个数字,还有这些论文作者的身份,其中有11位作者是博士生和硕士生,4位是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虽然学术论文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数量并不是其价值的唯一标志,有时也不是主要标志,但它却是论文选题价值和论述的科学性、客观性的直接体现。2003年现代文学研究在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标注方面也不容乐观,一些论文的标注明显不够充分,还有一些论文没有任何注释与参考文献,这反映出学术意识与学术规范的严重匮乏。论文选题与观点的大量重复,就与这种根本性的匮乏密切相关。

与会者分析了学风弊端的原因,并探索纠正的良方。中山大学黄修己教授认为,学术研究盲目求快与追求“速成”的时代氛围有关。现行评估体系要求争项目、出成果都以快为上。可是,学术研究乃至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速成。集体科研,速度快,可解一时之需,但往往很快就会被淘汰。追求速成会产生大量成果,但很多是夹生饭,难出精品。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卑琐的动机与现代文学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学风问题根本上是精神境界与学术境界的问题。现在一些人底气不足,大气不足。学术要有所创新,必须打好广阔深厚的知识基础,提升学术境界,而不能一味趋新。他以王瑶等前辈学者为典范,呼吁发扬清醒与坚守的学术传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学术界对西方汉学热情极高,王瑶等强调交流的重要,但也指出变借鉴为模仿的弊端,认为引入新词确有必要,但使用新词时必须意义明确,不能只有自己懂得而别人莫名其妙。某种学术方法被接受后容易形成一种学术潮流,对此既不能盲目拒斥,又不要一味跟风,而是要加以分析,一方面汲取新鲜气息以突破既定格局,另一方面要警惕某种遮蔽与陷阱,抵制商业炒作与学术泡沫。扬州大学徐德明教授认为,应该从桐城派的义理、考据、辞章等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予以现代性的转化,净化学风。

专家学者还从个案出发,在与史料、方法的关系中,探讨了学风问题。与会者认为,没有好的学风,就难以发现史料和正确地运用史料,容易迷失于令人眼花缭乱的方法。西北大学周燕芬副教授以自己用历史生成法研究七月派为例,指出学术方法既要适应研究对象,又要符合学者个性,否则盲目趋新、模仿,就会模糊了对象,也失去了学者个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中良研究员从民族国家观念的背景与内涵切入,认为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使用民族国家概念多有模糊之处,有的把国体与政体混为一谈,有的混淆了国家与国民性的区别,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复合民族国家的历史特征,盲目照搬西方那种单一民族国家的观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80年代逐步走向成熟,至今已有丰厚的学术积累。在社会转型期怎样保证这门学科健康发展?与会者表示,净化学风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打好底子,提升境界,才能把现代文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