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打造文化品牌 建设文化强省

2004-12-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12月3日,“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在北京民族饭店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霎

时,首都舞台刮起了一股充满“醋香”的令人陶醉的“山西风”。

和生产企业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商品一样,文化部门也需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山西宣传文化部门深谙此理!他们不是临阵磨枪抓几台节目,也不是按现成材料搞几部作品,而是根据党中央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的部署,充分挖掘山西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市场规律和创新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了“华夏文明看山西”这个文化品牌,并以她为旗帜,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华夏文明的优秀作品。他们的做法,理应得到人们的赞扬和肯定!

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华夏文明看山西”这一品牌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学习山西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先进文化的做法和经验,本报特刊登有关专家和观众观看“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节目作品后撰写的评论文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让历史在旋律里歌唱
――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简评
李进

2004年春节刚过,西安、广州、成都、济南的作曲家赵季平、程大兆、张坚、韩来魁、景建树等纷纷来到古城太原,他们不是来开会,也不是来观光,而是受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邀请,来为一部从2002年开始创作,2003年底面世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进行第二个版本的创作。

众所周知,交响乐从名称、编制到作品、成就,大体都是西方的专利,其他人似乎只有演奏的份儿。山西的一个戏剧职业学院竟然要搞一部原创的交响乐,而且还是民族的。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许正是这样的精神气魄和这个充满挑战性的课题感动并诱惑了这几位音乐家,留住了这几位行色匆匆的乐坛大忙人。

太行朝晖,吕梁夕照,唐尧舜禹,盐池如雪,文公霸业,云冈秋风,明末移民,商路蹉跎……在三晋大地上音乐家们走着、听着、看着,感受着也被感动着。渐渐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脚步和脉搏在音乐家心里的跳动由弱到强,旋律从大地的深处丝丝缕缕注入了音乐家的心中。这个过程艰辛而美妙,遥远而温暖。华夏之根的脉络清晰了,成长的年轮分明了,历史的印记标注了,在黄河涛声的背景下,古老而独特的旋律一泻而出。

以“尧天舜日”为题的序曲拉开了鸿蒙初开的历史大幕,展示了先民的和合融洽;“盐池劳作”再现了《诗经・南风》的神韵;“晋国雄风”展示了春秋霸主的功业,“云冈印象”描绘了民族融合的景象;“晋商情怀”表达了喜怒哀乐的心曲,“古槐寻根”刻画了对故乡的眷恋;尾声“黄河畅想”则以幻想曲的形式,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部作品在《华夏之根》的主题下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独立成章。

原创是艰难的,它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设的;再创作也是艰难的,它既要传承,又要超越。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奏,却在根本上解放了音乐。于是我们在这台交响乐中听到的不仅是流淌的旋律,不仅是惯常意义上的乐声,我们还听到了盐池工人劳动的号子,听到了响指、手掌、铁錾的声音,看到了仅见于二人台剧种的“四块瓦”和算盘的身影。只要是有利于表现主题塑造形象的“乐器”作曲家都大胆地进行了使用。

乐器本来是用来表达音乐的,但我们却常常看到乐器制约了音乐。这台有着浓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气派的节目,在九月中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上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更是兴奋异常,演出结束后专门要求到台上摸一摸那些神奇的乐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再次想起了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最耐人寻味的。

繁荣长篇小说的重要举措
――恢复“赵树理文学奖”有感
黄明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最为杰出的人民作家。他的创作坚持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关注普通群众的精神世界,赢得了最为广泛的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他对中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汉语的发展与成熟,对丰富和净化读者心灵世界的贡献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历久弥新。直到今天,赵树理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他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仍然在鼓舞激励着更多的人们。

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今天,文学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赵树理所奉行的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文学的现实性、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精神,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倡导赵树理的创作精神,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山西省在决定恢复赵树理文学奖的同时,将面向全国评赵树理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特别奖。“赵树理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将主要奖励各地作家创作的关注现实生活和时代变革,代表人民利益和祈求,深刻揭示社会问题和发展规律,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努力创新,艺术形式上精益求精,具有现代民族风格和气派,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长篇小说。获奖作品应真实、准确、生动地反映当前各个领域的现实生活。既要表现出社会变革中丰富复杂的矛盾冲突,也要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既要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转型期真实的生活状态,又要表现出他们在变革时代的积极创造和蜕变历程。在同等情况下,将特别关注表现农村现实生活的作品。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表现现实生活,都要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出作者开阔的文化视野和独到的思想见解,并能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作品要充分重视艺术创造能力,情节结构完整,叙事语言纯熟,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塑造有血有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并有较强的可读性。

气韵生动蔚为大观
――《山西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观后感
孟苗

在华夏文明长达5000年历史的长河里,山西古代壁画直接或者间接地充当了最慷慨的艺术赞助者。无数画家受委托创作绘制了各种各样的壁画艺术品。包括大型的给人深刻印象的太原王郭村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室壁画,大同云冈石窟佛教壁画,芮城元永乐宫壁画及新绛县东岳稷益庙的明代壁画等,都是中国壁画艺术中的典型代表之作。这些壁画表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与绘画风格,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壁画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山西古代壁画举世罕见,数量之多,技艺之精、内涵之深享誉全国。纵观山西现存汉至明清各个时期的25000平方米之多的寺观与墓葬壁画,其题材十分广泛,艺术价值为人称道。

汉代壁画是汉代美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以大型建筑物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反映了汉代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盛行厚葬,“事死如事生”的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图景。山西离石出土的汉像石壁画为其中较早者,是我国古代画工在封建社会创造的灿烂古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另在山西太原王郭村发掘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与王家峰出土的徐显秀墓室壁画,其宏伟壮丽的构思与色彩斑斓的效果,堪称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代表之作。它的出土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空白。那长卷式展开的构图,主从有序,疏密相间,节奏鲜明,充分显示出运思之精巧与技艺之卓绝。

山西芮城永乐宫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精美的壁画。其制作年代在十三、十四世纪之际。总面积达873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在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题记上知道,永乐宫壁画是由洛阳人马君祥的儿子马七与襄陵(禽昌)人朱好古的门人张遵礼等带领两班民间画工来描绘的。他们可以代表北方传衍的元代民间道释画派的绘画风格。特别是三清殿的壁画以众多硕伟的人物形象组成宏阔的构图,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十分完整,具有雄伟的气派,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一件极具代表性的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

中国的壁画艺术发展到明代,虽与唐宋时期的盛况不能相比,但是明代统治阶级仍然重视利用宗教艺术维持其封建制度。寺观的兴建,佛道儒经典的刻画仍屡见不鲜。山西新绛县东岳稷益庙壁画就是明代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壁画绘官、民朝圣及稷益传说等为主,是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表现上古时代大禹、后稷、伯益为民造福的故事。壁画创作于正德二年即公元1507年。其《朝圣图》与《祭祀图》都是以大殿、楼阁等建筑为中心场面。四周有百官、武将和手持五谷、肩扛农具的各种人物,其中一组恭谨前行的农民或肩挑猎物,或捆缚押送硕大如人的蝗魔,或手握蚂蚱等害虫。其壁画用笔严谨,结构紧凑,长于写实,共绘神祗、人物、鬼卒约400余人。

综观这些异彩纷呈的古代壁画和其他众多的古建筑、彩绘、雕刻一起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名扬四海的“地上文物博物馆”,是中外美术家和美术史研究人员及高等美术院校师生研究和学习的最好教材,也是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散落在三晋大地上的25000多平方米的寺观和古墓葬壁画,由于属不可移动文物,其载体如寺观古庙年久失修,保存状况差。可以说每年每月每日都有壁画文物信息的自然损失。山西这次展出的200平方米珂罗版数码复制古代壁画,全是利用现代数码技术拍摄、合成、分色,从而可大量、快捷地收集、整理画面信息,通过古老的珂罗版印刷术的制作方法,最大限度在传统宣纸上再现古壁画的原色、原韵。由于这些壁画采用了最新最先进的珂罗版数码复制技术,又是原样大小、原色调的复制,所以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壁画精品的恢宏气势和精彩神韵,把原有壁画的艺术表现方法、壁画内容、壁画形象,包括墙壁的壁质构造都完美、准确、逼真地反映出来,使我们有可能更加方便地欣赏到古代壁画的精美与辉煌。

珂罗版数码复制古壁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文物大省”的风貌。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体现哲学思想、折射社会生活、展现绘画艺术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还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复制技术来开发古老的壁画资源,使之面向大众,走向市场,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山西省实施文物保护、合理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开发文物信息产业的一次有益尝试。

秋肃临天下春温上笔端
――评大型历史话剧《立秋》
高晓江

曾经以《伊索》、《马兰花》等剧名扬海内,并获得中国话剧终身成就奖的著名导演陈?在今年的春天用一部作品为她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陈导的这部“啼血”之作就是山西省话剧院的大型话剧《立秋》。

《立秋》讲述了一个百年前的故事。以贸易起家,以票号鼎盛的晋商集团走到了20世纪的大门前,改朝换代,时局动荡,惊涛拍岸,如何应对?山西丰德票号总经理马洪翰在各地纷纷告急的电报中困惑着也侥幸着。可是领风气之先的北京分号经理许凌翔却在立秋这一天把各分号的经理通知回来了,他要和马洪翰商量票号改制参与国家银行的大事。一石激起千重浪。这种对祖宗体制的挑战,让马洪翰这位票号的“守碑人”大为恼火。结果自然是兄弟反目,分道扬镳。更为糟糕的是自己出钱送到英国留学的未来的女婿许昌仁竟然成了国家银行的代表!而且还公然把恋人带了回来,让宝贝女儿瑶琴在绣楼上白白等了六年!面对事业的垂败,手足的变故,客户的挤兑,儿女的背弃,马洪翰发出了这样的自问:“是我的德行不如先辈吗?是我的智慧不如他人吗?是我的胸怀不够宽大吗?我不服啊!”他应对着、抗争着也坚守着,却还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一个把生意做到了日本、俄罗斯,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商业集团,在世纪初的变革中悄然消失了,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乎?运乎?人乎?命乎?面对这个历史瞬间,该剧集中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斗争,展示了信念、情感、性格的激烈冲突,体会并传达了人物复杂的情绪和难言的感受。一个人的德行救不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集体的操守却能让这个集团获得持久的尊敬。

“勤奋、敬业、谨慎、诚信”是晋商成功的秘诀,它没能在黑云压城的时候力挽狂澜,却在失败的时候让晋商选择了承担而不是逃跑。在立秋祭祖的当天,马家老太太交出了最后一把钥匙,把八十万两黄金的祖宗家底从后花园里挖了出来,兑付了普通客户的银票,回报了客户的信任也保护了自己的信誉。尽管这个信誉可能对他们自己已没有了多少实际的意义。但我们看到一个集团消失了,一个时代结束了,一种精神却成了永恒。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它“较为客观公正地对晋商兴衰的历史原因进行了清醒的反思,同时又对其传统精神予以了肯定。”《立秋》的复杂性在这里,《立秋》的魅力也在这里。这个故事被陈导处理得大气磅礴,深沉磊落,悲凉而热烈,浑厚而苍凉。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从4月27日首场演出算起,在半年多时间内《立秋》在山西境内连续演出近60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来自北京、上海、杭州、香港的专家学者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毫无疑问,《立秋》已成为本年度中国话剧舞台上一个不能回避的亮点。它不仅证明了观众对严肃艺术的需求,证明了我们还远没有进入“纯娱乐”时代,证明了具有古典风貌的剧场艺术的活力,也证明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好戏是有市场的。

用“酸枣”演绎人生
――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
晋文轩

大幕拉开时,一个时代以浓缩的形态复活了。那是一个持续了数百年的场景:为了生活,为了希望,为了未来,在女人们的泪水里,男人们朝西走去。这个过程被史学家和山西人称为“走西口”。三百个舞蹈演员真情地演绎了这动人的一幕。一把酸枣是一台舞剧,这颗“酸枣”的孕育要算在2002年的夏天。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决定搞一台晋商题材的舞剧,这个想法和著名舞蹈编导、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一拍即合。于是艰苦的案头工作开始了。2003年春,非典正在肆虐,当几乎所有的人都蜷缩在家里的时候,张继钢和他的创作班子却钻在北京的招待所里日以继夜地摸索着。他们就像一批远离现实的追梦人,沉浸在历史的大梦之中。确切地说他们更像是一只春蚕,一缕缕一寸寸地吐着生命的蚕丝!

张继钢真是一个舞蹈的精灵。他总能在壮阔的生活表象中找到最本质的细节,更善于用舞蹈表现那刻骨铭心的至情至爱。在这部表现晋商题材的舞剧中,他没有理会商业的算计,没有描写商海的沉浮,没有被宫殿般的晋商大院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所淹没,而是找到了一颗酸枣。

故事开始了。小伙计在情人酸枣的鼓励下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远去了。思念是难耐的,劳作是辛苦的,梦境是香甜的。两个年轻人只能在梦里团聚、倾诉、缠绵。小伙计终于成功了,然而当成功和美好的爱情就要结合的时候,因财富而起的罪恶也相伴而生。为了谋求家产,大伙计在酸枣的荷包里下了毒,导演了一幕人生的悲剧。

酸枣,是北方最常见也最不起眼的果实,张继钢却在这里赋予了它极其丰富的内涵,使它成为了高复合的象征物。它既是女主人公的名字,也是男女主角的定情物,既是两个人寄托相思之情的信物,还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关键工具。在全剧最后一幕,疯了的酸枣和荣归故里的小伙计再次相逢,手拿酸枣,你喂我一颗,我喂你一颗,在相互的关爱中幸福地死去……这把酸枣更成了这对苦难恋人生死与共的相依之物。

舞剧是舞蹈的艺术,双人舞更是舞剧刻画人物的核心。全剧从《告别》、《偷回》、《梦寻》、《回归》到《诀别》共用了五段双人舞,层层推动,丝丝入扣,使两个人的感情得到了一步步强调和升华。领衔主演的邱辉、田芳更是用高超的演技把舞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和双人舞相互呼应的是新颖独特的群舞。《团扇舞》婀娜多姿,《伞头秧歌舞》激情如火,《红灯贺喜舞》千变万化,《盘鼓舞》张弛有度,《驼队舞》气势宏大,既展示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也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既有现实主义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也有充满绮丽幻想的浪漫主义品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音乐。在音乐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想亲亲》、《看秧歌》、《绣荷包》等耳熟能详的山西民歌,也感受到了开拓的壮丽,风光的辽阔,情感的细腻,心灵的震颤。它不仅为舞蹈提供了节奏和律动,更渲染了气氛,刻画了人物,深化了主题。

另外,精制恢弘的舞美也是该剧的一大特点。青砖老墙贯穿舞台,高屋瓦房层层叠叠,大漠荒原苍茫,牌匾门板巍巍,花墙精美,长城斑驳,处处都体现了创作者的匠心。可以说,这是一部集中了国内顶尖高手的世纪新作,是一支既有精品意识又有市场追求的舞台奇兵。

图片说明

压题图为大型话剧《立秋》剧照。该剧在山西半年时间内连续演出近60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中图为《一把酸枣》剧照。该剧是山西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真情演绎的剧目。

下图为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演出场面。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