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烟台大学创建“以美育人”新模式

2004-12-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汪大勇 通讯员 段志国 郭万相 我有话说

烟台大学作为北大、清华共同援建的高校,高点定位,借力发展,已经成为在校生两万多人的山东省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承袭两校的美育传统,融汇现代美育新理念,理论上探索、实践中定型,创建了“以美育人”新模式。

人文教育塑造美的品格

烟台大学整合人文教育资源成立人文

学院,对全校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辐射。借助对《老子》、《论语》、《大学》等中国古代经典的导读,通过文、史、哲等人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崇德守朴、乐群敬业的人文精神。设立人文讲堂,延请季羡林、李学勤、范敬宜、钱理群等名家来校讲学,用大师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感召青年学子。学校开设“北大清华名师讲堂”,仅半年时间就有40位著名教授专家莅校演讲,学术演讲录已结集出版。学校以二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标识系统,构筑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组织专家发掘研究烟大的人文优势,将古老齐鲁文化、现代海洋文化和北大清华名校文化熔为一炉,培植烟大独特的人文底蕴。积极营造富有书卷气、学术味的人文氛围。大力倡导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良好风尚,人际关系宽松和谐,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这里充满文明风、人情味、师生爱,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烟大心系贫困生,开辟“绿色通道”,“免、贷、助、奖”多管齐下,为贫困生排忧解难。中国工程院院士温俊峰教授平易谦和、爱生如子,学习上严要求,生活上多关心,资助四名贫困生,多次为学生慷慨解囊。扎实的人文教育、浓郁的人文氛围和海滨大学的秀丽校园,润物无声中进行着“环境育人”的实践,潜移默化中塑造烟大学子求真向善爱美的品格。

艺术教育成为美的孵化器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烟大在建校初期就成立了艺术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设立艺术教研中心,具体负责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并以学分制的形式,限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修满2个以上的艺术课学分。到目前,选修人数达到10万多人次。

“大学音乐鉴赏”课已连续开设了36个学期,选课人数达5万人次,“艺术欣赏概论”、“中国京剧艺术”、“应用美学”、“美术欣赏”、“素描”、“国画”、“书法”、“健美操”、“舞蹈”等艺术类选修课已达到46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和谐美好的情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国京剧艺术”课向中外学子展现了京剧国粹历久弥新的魅力,培养了一批京剧迷,成立了京剧协会,排练了精彩剧目,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就“粉墨登场”登台献艺。现在,学校又专门成立了音乐系和艺术专业,引进配备了厚实的师资队伍,增加艺术课程数量,提升层次。高水平的艺术课教学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成为创造美的孵化器和追求美的摇篮。

第二课堂搭建展现美的舞台

烟台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第二课堂构建学生展现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高雅音乐会、女生才艺秀、服装艺术节、素质形象大赛、书画摄影展等课外活动百花竞放,成为烟大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展现美、欣赏美的盛大节日。人文学院的话剧小品汇演、法学院的演讲辩论赛、高职学院的食品雕刻展、外语学院的外语沙龙、化院的读书节、工商学院的“心语”活动等,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又集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身,成为校园中最有特色、最富活力的活动。大学生美育协会、戏曲协会、艺术团、军乐队、话剧社、书画协会、健美协会等艺术类学生社团已有30多个,会员5000余人,近100名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教师义务担当指导老师。学校精心策划并承办了山东省大学生素质形象大赛、山东省东区大学生辩论赛、山东省大学生舞蹈大赛等。2001年学校代表队获省大学生素质形象大赛一等奖,2002年法学院毕潇潇同学在全国青年风采电视大赛中获二等奖,她还与外院肖东菁同学双双获得全省双语演讲比赛一等奖。2003年获省大学生英语小品舞台剧表演大赛一等奖、舞蹈大赛一等奖、主题演讲大赛和健美操大赛二等奖。2004年化院李雪婷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中获山东赛区第1名,并获全国“希望之星”英语风采优秀奖。体育学院刘思远同学3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在刚刚公布的2004年数学建模竞赛中,烟大代表队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