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文化的含金量

2004-12-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董迅石 我有话说

作为一所新组建的大学,怎样融合原来各校的传统文化,又能使新成立的学校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无疑是一大难题。南通大学立足于原三所院校的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挖掘出了宝贵的“金子”,提升了大学文化的含金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启迪。

立足传统挖掘“宝藏”

南通大学的前身是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和南通师范学院,三所院校在各自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医学院的“通医现象”、工学院的“莫文隋”效应、师院的“张联”效应,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南通乃至全国掀起了一阵阵热潮。

新组建的南通大学从身边的文化资源抓起,推广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既融合了原来三校的校园文化传统,又立足于校情,把校园文化通过第二课堂和业余生活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南通大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其核心是校园精神。”南通大学逐步把校园精神文化内化成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既需要看台也需要展台。南通大学大力构建校园文化艺术看台,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名人进校园”工程,丰富大学生的艺术内涵和人文修养;同时,又积极搭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展台,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

借鉴经验走自己的路

南通大学把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与思想政治教育同等的高度,把人文素质教育的道德性、艺术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直接性相结合;在人才观导向上,引导学生把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相结合,改变重知识轻综合素质的现象;在活动形式上,改变校园文化中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既注意形式又考虑效果,使校园文化向高层次、深层次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根本需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