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2005-0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家生 我有话说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沈阳人才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孟庆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从人才管理者的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认为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这些现象

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只要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就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孟庆伟说,我们从2000年开始,每年对2000名大学生和1000家企业进行两次跟踪调查,感到造成就业难首先是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淘汰了30种职业,又新生了60种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 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除了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等方面采取措施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

孟庆伟认为,知识陈旧、转化率低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介绍说,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 1.5年,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 3个月。据对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补充新知识。孟庆伟强调说,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敢于抛弃知识,善于转化知识,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

沈阳人才市场每年都要接待数以万计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孟庆伟在与他们接触中发现,有不少人对就业准备不足,生涯模糊。他认为,大学生就业不应到了四年级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从国内一些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情况看,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并在学校学习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