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囚

2005-0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逸庐 我有话说

近日看到新书《诺贝尔的囚徒》,腰封上赫然标着“第一部透视学界内幕的全球畅销小说”,不觉有些纳闷:所谓“诺贝尔”,指的自然是诺贝尔奖,可是“囚徒”云云,却不知从何说起。但等看完全书之

后,我才恍然大悟:诺贝尔的囚徒,非囚于诺贝尔奖,实心灵之囚也!

书里的故事说来很简单:著名生物学家康托教授构思了一个创新性的癌症理论,清楚地解释了癌症的发作和转移。他还设计了一个简单而绝妙的验证实验。很快,康托的得意弟子杰里・斯塔福聪明地完成了这个实验。康托的理论被证明了,他得到了诺贝尔奖的提名。不幸的是,另一位科学家却不能重复这一实验,杰里还被控曾在实验中弄虚作假。面对诺贝尔奖的诱惑和学术道德的挑战,康托何去何从?在书中,他做出了一个很自然的选择:隐瞒真相,转而用另一个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理论。可是,这虽然使他暂时摆脱了窘境,却令他不由自主地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就像人们常说的:为了掩饰一个谎言,却被迫制造一个更大的谎言;为了掩饰后一个谎言,又需要有一个更加大的谎言……

在小说的最后,康托终于得到了诺贝尔奖,但是他的提名者却察觉了其中隐情,于是要挟康托提名自己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小说于此戛然而止,留给我们一个真正的悬念,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看完全书,掩卷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康托似乎是很无辜的。他的理论确实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杰作”,而他渴望诺贝尔奖的心情自然也无可非议。可是一个学生的违规,却令他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可是再一想,所有这一切,难道不是康托自己一手造成的吗?他虽然号称“从不担心被人抢先发表”,可一旦意识到自己构思的是“那种一个人一生只可能做一次的实验”,他马上要求学生“不要和任何人谈论这件事,就是在实验室里也不要谈”。为了取得轰动效果,康托还在发表论文时费尽心机。此外,虽然他一向要求学生严格记录实验过程,却对其得意门生斯塔福网开一面。如此等等,难怪他会落得这般下场。

可是,这些难道不都是我们也会做的吗?作为一名科学家,向往诺贝尔奖的垂青不是很自然的吗?至于趋利避祸,则更是人之常情。正像书中杰里的女友所说:“为什么要在公众面前把自己钉上十字架呢?你要真这样做了,那你在科学界就彻底完蛋了,以后永远也不可能找到工作。因为一个违规动作付出这样的代价,那不是很荒谬吗?不然的话,你也许会暂时在炼狱里涤罪,可难道你要永远在地狱里受煎熬吗?”

其实,在这本书里,诺贝尔奖只是一个符号,象征着荣誉、名利,也象征着科学家渴望得到的承认。它给康托带来的困惑,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的。

本书作者杰拉西教授在接受英国BBC广播公司采访时就曾坦率地说,书中描述的种种事情,在学界司空见惯。他之所以没有做过,只是因为自己太幸运了。杰拉西教授是真诚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避孕药的发现者,一生成就显赫,可是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他却视其如浮云,没有为其所囚。此等境界,实不可及。但对于我等凡夫俗子,又有几人能够如此呢?

《诺贝尔的囚徒》[美]卡尔・杰拉西著黄群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声音

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而且是一名科学家―――他把自己称为“避孕药丸之母”。他的创作来自内心,来自对充满激情(有时则令人困窘)的实验室居民的深刻了解。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

学术道德问题,自从有学术以来就存在了,古今中外皆然。由于本书作者对于科学界的深刻了解,我认为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我们的学者和未来的学者们可能会从中得到特殊的启发和感悟。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

最优秀的科学家也都是正常人,在巨大荣誉的吸引力面前,道德操守的堤防有时会裂口,从而造成悲剧。这是人性的悲剧,也可以说是永世长存的悲剧在当代优秀科学工作者群体中的表现。作者的出发点是披露而不是揭露,是对主角的同情和惋惜,而不是劝世或鞭挞。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

虽然是一本小说,但其中叙述的科学内容都“字字有来历”,而且各种主要情节都取材于真实生活,所以读起来有极强的感染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量

把科技界看得过于神圣,不切合实际;容忍科技界的行为失范,有悖于道德。那么,该怎么办呢?这正是本书留给我们的思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