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芦苇荡里好风景

2005-0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沙家浜,给每个走近它的人以惊喜。广场上十八位新四军伤病员的雕塑栩栩如生,一望无际的芦苇依水迎风飘摇,依稀可辨战火纷飞岁月的痕迹;宽阔的公路两旁农民别墅规划整齐,生态工业园内大批外资企业落户投产。一位新四军老战士感慨万分:“想不到昔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能有今朝这样繁荣,真是芦苇荡里好风景呀。”

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乘一叶小舟穿梭于曲折幽深的芦苇荡,101岁的敌后武工队老队长朱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东进时留下的三十六位伤病员,借助沙家浜天然的绿色屏障,边养伤边坚持游击战,沙家浜百姓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着他们。以此为题材的沪剧《芦荡火种》在上海演出引起轰动,由此改编的京剧《沙家浜》更是在40多年后的今天仍被广为传唱,“阿庆嫂”、“沙奶奶”等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形象深入人心,沙家浜抗日革命根据地也因此名扬四海、家喻户晓。

来到“春来茶馆”,泡一壶碧绿的“春来茶”,茶馆的“阿庆嫂”向记者娓娓诉说着历史。当时在沙家浜有34家茶馆,人们在茶馆里品茗、交流信息,新四军在此建立了情报交换站,并发动当地群众加入新江南抗日武装部队。新中国成立后,“新江抗”被编入济南军区某部一七五团,也称“沙家浜团”。

时光转瞬飞逝,1998年8月,石首市调关镇长江矶头段抗洪抢险的大堤上,“沙家浜团”的鲜红旗帜迎风飘扬。8月30日,由常熟市委副书记、市双拥领导小组组长戈炳根为团长的慰问团千里迢迢奔赴湖北,给部队官兵送去了100万元现金和200万元赈灾物资,“沙家浜团”和常熟人民又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如今,沙家浜团缩编成沙家浜连,但双方往来不断,正谱写着军民鱼水情的新篇章。

一部“现代版”的《沙家浜》

沙家浜镇党委书记朱亚辉告诉记者,新时期的沙家浜,在做好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还要赋予“沙家浜精神”新的内涵,抓好改革发展,敢于开拓创新,让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

投资6000多万元、占地2500亩的沙家浜旅游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芦苇生态湿地。在常熟乡土作家徐耀良的描述中,“春夏时节到沙家浜,放眼望去,弯弯曲曲的河道旁,白鹭、野鸭不时从满目青翠的芦苇丛中飞出,不知名的鸟儿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在这里开展的新四军老战士、支前老模范讲革命斗争故事,体验新四军生活、“阿庆嫂”回娘家等活动,吸引了无数党员和青年学生。来自苏州的一位高一学生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抗日革命根据地离我们很遥远,沙家浜让历史真实生动地再现,激励我们不忘革命烈士,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近年来,沙家浜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第二课堂”,仅2004年就接待学生5万多人次。为了充分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沙家浜还编写和参编出版了《沙家浜抗日烽火》、《情留沙家浜》等总计80万字的历史文学作品,参与录制了《虞山英华》、《芦荡作证》等宣教片,作为中小学生以及党团员的爱国主义教材。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抗日革命根据地沙家浜。沙家浜镇所属的省级常熟东南开发区常昆工业园,形成了以IT、光电、模具、服装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其中玻璃模具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华伦天奴”等世界服装品牌的生产基地纷纷在这里落户。2004年,沙家浜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4.73万人次,全镇旅游收入1.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0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39亿美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00万元。

沙家浜人富起来了。镇里为农民规划建设了四个农村社区,家家都住上了200多平方米的别墅。新时代的“阿庆嫂”多起来了,常熟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从8根绣花针、作坊式生产起家,创造了中国家纺第一品牌,并先后投入1亿多元用于农村现代化建设,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当代阿庆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