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史诗”

2005-0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基林 我有话说

近些年来,随着当代文学领域历史意识与学科意识的不断成长,人们对当代文学史的追溯、考辨和研究,逐渐兴盛起来,而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话题、问诘也一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重心。在此基础上

,一批文学史教材和著作开始相继面世,这不仅标志着此一学科在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也为构建相对规范的学科平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学术高度。最近,由教育部组织并委托王庆生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出版,会为这一新兴的领域增添新的声色。就其整体性而言,这部史著不愧为一部史诗性的文学史巨形建构,这不仅仅体现在其外在的篇幅和结构上,就是它的编写理念和内质,包括文学史观、历史叙述、现象整合、文本解读、言说和评价方式等等,均具有历史和现代统合一体的宏大张力、视野和包容性。

某种历史叙事的出发点、终极指向以及基本理念,是一部文学史类作品写作的基础、前提、原则乃至灵魂。这部史著的编者避开了围绕在概念、时限界分上的种种纠结与歧见,在传统和当下人们普遍认可的基础上,对“当代文学”及其基本特质,作了切中肯綮的深入解读和揭示,从而为这部史著类作品的写作提供或奠定了一种精神的思想的支柱和线索。在编者看来,所谓“当代文学”,就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与历史剧烈变革和转折时期的文学,它承续着“五四”新文学的历史传统,是一个持续而不间断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也是一个实现文学现代化的过程。应该说,这一认识和阐述,真正从根本上把握和揭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本质。而所谓“文学现代化”或现代转型,其基本内涵,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开放性,再就是本土化。“开放性”意味着“主动地接纳、消化、融化、改造”一切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而“本土化”则在于“继承和发扬本土优秀文化”,从而在接纳、融化外来文化和继承、发扬本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特有的既“熔铸世界现代意识”又具有“本土文化精神”的独立的文化品格和艺术形态。正是承持着这样一种理念,这本史著“以文学的现代转型为中心线索,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剖析,反映各种人物在转型时期的内心真实情况,揭示历史性变革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种种波澜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和文学发展的轨迹。”也正是在此种叙事、修辞和文本的解读中,人们看到和感受到了不同年代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或现象所深深烙印下的时代的心灵的印痕,它不仅显在于文学作品本文的话语中,也存在于作家或其现象不为所知不易察觉的内在深处。这种文学史叙事和处理方式,真正有效地将文学以及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内涵复归到了它本源的具体场景中和所由发生的原点处,从而揭示出它真正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