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精彩人生

2005-0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本报通讯员 李汛 记者 喻国英 我有话说

独步人生,做一件“出彩”的事易,难得是步步精彩―――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梅做到了这一点:她参军30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和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2002年荣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4年11月,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殊荣。她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先后培养出博士后2名、博士20名、硕士32名……

走进大漠

李晓梅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她的丈夫在大漠深处的核试验基地工作。

婚后第一次去基地探亲,她被丈夫从事的神圣事业深深吸引,毅然申请到核试验基地工作。1974年,35岁的李晓梅穿上军装,走进大漠。

到基地不久,李晓梅接受了竖井核试验安全堵塞计算的任务。她过去从事的是理论数学,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指令编写程序。从理论数学转入计算数学,虽然同样是数学,却有着质的区别。这对她是严峻的考验,既要从头学起,又要按时完成任务,李晓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勤学苦练,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编程。

很快,李晓梅成了技术骨干,在实践中改进了计算方法和网络生成方法,为我国首次竖井核试验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堵塞方案和重要参数。

飞越“银河”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决定研制第一台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临危受命,李晓梅南下国防科技大学,负责巨型计算机第一个大型科学工程计算的测试课题―――二维张量程序向量计算。这是她从未涉足过的学科。李晓梅创造性地将数学的新分支“并行算法”引入研究领域,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巨型机的运算速度,也使她成为我国计算机并行算法研究和应用的创始人之一。

李晓梅的成功,使她在接下来的银河10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工程中被委以重任,当上应用软件主任设计师。她带领课题组展开了多方面并行算法研究,不仅解决了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而且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理论成果,将并行算法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银河10亿次计算机是为国家气象局研制的。李晓梅与同事们深入研究天气预报模式的计算方法,提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并行算法方案,研制成功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多任务并行软件系统。该系统日天气预报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100秒减少为413秒,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能够进行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桃李芬芳

1996年,58岁的李晓梅又被调到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任教,培养军事航天人才。

到学院后,李晓梅担起《科学计算可视化导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科学计算可视化是一门新学科。李晓梅凭着扎实的数学理论和实践功底,从头学起,用惊人的毅力向这一新的领域挑战。通过深钻细研、大胆尝试,很快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知名人物。

李晓梅治学严谨。对所带的研究生,李晓梅耳提面命;对拿不准的研究生论文,她就自己动手做一遍,惟恐误人子弟。比如研究生张学波,每写一篇文章,李晓梅总要反复修改多遍。张学波由此进步明显,先后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等杂志独立发表6篇学术论文,有的还上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现在,李晓梅带出来的博士、硕士,都已是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而她自己在教学的同时,参与多项国防预研课题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的研究,获得几十项成果,发表多部学术专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