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人员的不同晚年生活(图)

2005-0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秦伯益 我有话说
秦伯益,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研究员。药理学家。1932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0年起,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
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1994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主持完成的课题多项获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科技人员在中青年时都在潜心钻研、奋力拼搏、无私奉献、求真务实,这些基本美德构成了这一群体的基本精神,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他们的成就可以有大小,贡献可以有多少,机遇可以有好坏,但他们的行为特点和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多共性的。到晚年后,他们的情况就可能不同了。

一、始终在科学前沿探索。这类科学家人数极少,极为难得。像居里夫人那样,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不断有重大创新成果,他们是深受人们敬佩的。

二、在原有方向和基础上作纵深发展。多数老年科学家是这样工作的,虽然创造性高峰已过,但仍能把自己过去开创的研究领域推向深入,或将自己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社会解决新的现实问题。这一段时间的长短每个人并不一样,这决定于该领域的发展空间、科学家本人和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该持续时持续,该收束时收束,收放合度,进退合时,掌握主动。

三、精力渐衰,勉强维持,矛盾渐现。这种情况也常有。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很多前沿领域的进展不是以年计,甚至不是以月计,需要紧盯国际动向,不离实验室,自己动手研究观察才能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稍有放松,知识老化,就会落后。老年科技人员往往还担任着很多社会学术兼职,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做前沿性研究,困难是不言而喻的。

四、固执成见,压制新秀,屡犯错误。这种情况,总的来说并不多,但却往往发生在大科学家和著名学者身上。由于他们过去的成绩大,贡献多,学术思维已有定势,就往往容易过于自信、自恃,听不进不同意见,结果陷入错误而难以自拔。这是科学家晚年最应警惕的。

五、结合自己特点,主动调整工作和生活。有些科技人员老年后结束原来的工作,转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新工作,如著书立说,情报调研、咨询顾问、企业管理等,有的转向学会组织、社会活动,甚至直接从政。这种情况是又一次人才分流。只要本人条件合适,社会需要,效果也是很好的。有的老科学家把这作为第二次创业,其中也确实有作出显著成绩的。

六、彻底休息,安度晚年。大多数科技人员年老退休后,能调整心态,安排新的生活。过去的终身制观念影响下退休后的失落感正在逐渐淡化。他们开始享受到中青年时因工作繁忙而无法享受的生活乐趣,有的还发挥了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特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焕发了第二次青春。

七、病魔缠身,生活质量下降。这种情况也是难免的。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无疾而终。有不少科学家也确实是这样的,但毕竟现代医学还不能做到所有老人都能享有这份幸福。到时也应坦然处之,力争好结果。

以上列举了七种实际情况。老龄期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情况也在发展变化,根据自己情况及时调整,寻找最适合于自己的位置就是了。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为自己作了一个倒计时的行动安排。大致是70岁不出国,75岁不出游,80岁不出京,85岁不出院,90岁不出门,95岁不出房,100岁不下床,请求安乐死。当然,这是大而化之、满打满算的如意算盘,实际过程会因时调整。如不能到底,就随时中止,只求生活质量好就可以了。为此,我业务上交了班,进入最后一次人生角色转换。为此,我通过30多年藏书,已存有5000多册文史书籍。坐拥书城,纵目古今,乐在其中。为此,我近10年来坚持自费独游,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访寻历代人文胜迹,以后拟以地域人文为主写一些借“地”发挥的文章。当然,各人的爱好和追求不同,我的安排,没有代表性。不过,真正符合个性的安排,总是只具个性特点的。千人千面,难求雷同,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我会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晚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