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园地应多“育苗栽树”

2005-02-0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光明日报图书出版部

学术报刊好比一块园地,专家学者有如园中大树,青年学人则是学林之苗。在学术研究领域,有许许多多在辛勤耕耘的青年,他们不停地向学术报刊投稿,但因为“默默无闻”,凝聚他们汗水和智慧的稿子却总是石沉大海。笔者在此呼吁:学术园地应该多“育苗栽树”,多给青年人一些机会!

打开当前的学术报刊,只要是关注学术研究的人都不难发现,许多学术报刊实际上成了名人阵地。有的杂志虽然标榜“不重名气,只重质量”,但打开“目录”一看作者的名字,就让年轻人望而却步。细读其中文章,有的名人的文章也很一般。还有的报纸学术版面,作者尽是带“官衔”的,甚至连“原××主任”也清楚地注明。这到底是比官大还是比学术水平高?还有些报刊的学术性征文栏,搞“××问题大家谈”,刊登出来的却都是名人“大家”的稿子,但可叹的是此“大家”(名人)非彼“大家”(大众)。很多杂志收版面费,有的学报甚至见稿就先收几十元审稿费,能发出来的稿子却寥寥无几。学术阵地的这种现状,使许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人心灰意冷,有的则渐渐失去了兴趣。这种现状同时也给一些“学术外行”借机赚钱和不法之徒骗取钱财,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文化公司和个人,想方设法包一些不景气的杂志,用来发表高收费论文。笔者手头收到的几本这类杂志,其中的文章内容东拼西凑,真的称得上“不堪入目”。为了评职称,许多青年人只好花钱上稿。

青年是学术研究的接班人,要让他们尽早挑起大梁,还需要给予更多的扶持。这种扶持有学术研究上的指导,也包括学术阵地的支持。学术领域不乏青年才俊,给青年人一次机会,为他们提供哪怕是一个小“豆腐块”的版面,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一个执着于学术研究的青年来说,它所得到的鼓舞也许将会变成巨大的动力。在这方面,有些报刊的做法值得学习,他们既注重质量,又扶植青年人,使众多青年学人有了一块希望的园地。如《文史知识》辟有“青年园地”,《当代文坛》、《教师博览》等杂志在扶持青年作者上也做得不错。许多研究课题的评审都设有青年项目,为什么学术阵地就不能给青年一席之地?只有长满“大树”,学术园地才能绿树成荫。“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学术研究需要后继有人,希望多一点“育苗栽树”的园丁,伸出手来“扶”青年人一把吧!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韩春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