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有效的解决之道

2005-02-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焦郁 我有话说

三年前乃至更早,我们学习孙维刚主要是着眼于他的奉献精神。今天,经过时间的沉淀,经过许多人的深入思考,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孙维刚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为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之道,孙维刚不仅可敬更可学。这是在1月20日,孙维刚逝世3周年之前一天举行的第二届孙维刚教

育思想研讨会上,大家形成的一致共识。

这是一场又一次令人感动的会议。虽然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孙维刚老师的教育思想,但发言者和听众还是一次次沉浸在对孙教师的怀念,对他的动人业绩的敬佩之中。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会议主题,因为只有回答好了这个题目,才能解除“孙维刚可敬不可学”的问难。那么孙老师的的经验到底可不可学,有没有普遍意义呢?追本溯源,孙维刚所在的北京22中原校长成希春说,1980年孙维刚刚开始实验时,就是为了摆脱题海战术,用比较“巧”的办法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当时的22中只是一所普通学校,招来的学生也都是上不了市区重点校的。可是,孙老师就是把这样一批学生培养成了才,6年后,高考除一个外全部上线。这说明他的方法是成功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为他不是“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是把普通的学生培养成英才。第二轮实验有15位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第三轮40人中更是有22上了北大、清华。但是他的一位年仅14岁的第4轮实验班的学生却在报上发表了《55%考上北大清华不是孙老师最看重的》,那么孙老师看重的是什么呢?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认为是“一切为了人”,这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始终都是把培养人、把德育放在教育的第一位,他要的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的学生也真正做到了德智体还有美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现在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孙教师的教育思想中都有体现,并取得了突出的实效。代表“孙维刚教育思想研究会筹委会”发言的高贤明指出,当今课改提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还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孙维刚在第一轮实践就实行了。孙老师能在半年内教完初中数学课程,一年半教完全部中学数学课程,这几近神奇的速度,是不是没法学?几天前举行的22中孙维刚教育思想课例展示活动中,18节课都体现了孙老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听课专家和教师的一致认可,这说明孙老师总结出的教育教学规律是可学的。而青年物理教师杨明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互相传染聪明。”更是对孙老师教育思想中重要的一条要“造就一个强大的大脑,使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起来,让聪明的更加聪明”的一个继承和发展。那么孙教师是如何让学生聪明起来的?靠的是他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出的教育教学的规律,从这个高度他可以在一堂课上让学生掌握上百条的定理。靠得是融会整个数学乃至多门学科知识,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知识组织成一个完整而又鲜活的体系,引导、激发学生,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是视为一种负担。所以,孙老师的学生不怕考试,他的一批刚上初一的学生就能做出高考中的难题,这就为我们弥合了素质教育与考试之间似乎难以逾越的鸿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