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石家庄让“三下乡”变成“三驻乡”

2005-02-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耿建扩 蔺玉堂 通讯员 李东顺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一月的河北大地,到处覆盖着白雪,在栾城县范台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生机盎然,碧绿的草莓开着粉色小花,一只只蜜蜂在花间飞舞着。“俺这棚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微滴灌技术,由电脑远程控制温度和湿度,施有机肥,蜜蜂授粉,这都是科技下乡给俺们带来的好处。”大棚主人檀喜来对此津

津乐道。

五年前,范台村与来自省城的专家―――中科院农业现代化所研究员林宗义“结了亲”,几年时间,这个贫困村靠科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村。专家指导村民利用先进技术种植草莓和西红柿,去年,300个温室大棚创收15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7500元。范台村仅是石家庄市一百个科技示范村的缩影。该市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了“三下乡”的长效机制,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据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介绍,该市“三下乡”活动已经搞了8年,起初都是组织科技、文化、卫生部门到一个县城集中活动,有演出,有展览,有捐助,有义诊,现场还要向农民发放一些图书和明白纸。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但专家一走,农民感到收获不大。从两年前起,石家庄市改变了这一做法,把“三下乡”的重点放在建基地、抓培训上,让“三下乡”成为“常下乡”,进而发展到“三驻乡”。2004年,石家庄市投资1580万元建起145个宣传文化示范村,市财政又拿出600万元在每一个文明生态村建立健全了村文化站、图书馆、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并通过“科技电波入户工程”,把所有的村和农户用电波、电脑网络联系起来,农民不出家门就能直接与专家对话。

今年,该市把交通、土地、环保、银行、税务等部门也纳入“三下乡”工作参与单位,使这一活动参与部门达到39个,并建立了“三下乡联席会”制度,建立了一套检查、考核和表彰机制,使这一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