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5,中国文化的三个命题

2005-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孟晓驷 我有话说

对于中国,刚刚过去的2004年有许多值得骄傲和珍藏的记忆;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去年也是一个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年份。文化体制改革,是2004文化记忆的关键词,是中央交给全国文化工作者的一份试卷,更是我们必须承荷践行的职责。中国文化正是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试卷和历史职责,充满信心也充满激情地进入2005年。本文提

出的三个命题,正是在这方面的一些思索。

一、体制改革――中国文化的突破

2005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应当进一步突破旧有观念的桎梏,义无反顾地推动理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20余年的改革浪潮推动下,我国的文化政策和对文化艺术的管理模式一直在进行着调整和变革,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正是所有这些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旧有体制的框架内修修补补是没有前途的,中国文化的发展亟需创新,亟需突破!

中国文化要突破,是因为当今的文化体制已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当今的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换,这就要求我们制订的文化发展规划与之契合,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内运行。今天,文化建设已顺应改革开放之大势而产生了积极的裂变,由过去单纯的福利型文化事业变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文化事业由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得以廓清,其公益性更加突出,除自身需要不断增强活力外,还呼吁着政府和社会不断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而文化产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力量和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也与文化事业一起,以主角的身份迈进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突破,其标志便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

中国文化的突破,首先是要突破体制及机制性障碍,全面实行国有文化在体制上的根本变革,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不同内涵和理念,而相应制订出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要下大力气改变当前许多国有文化单位事企不分的状况,坚决把经营性部分从文化事业中剥离出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强化其繁荣和服务的职能。而目前的许多文化国企缺乏生机和活力,艺术生产的“计划性”与艺术产品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面临国有企业与文化企业的双重困境,也是旧有文化体制深层次矛盾的反映。要积极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从而激活国有文化资产,让其在市场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中国文化还要突破行政壁垒,全面实行国有文化单位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有的国有文化单位布局结构大多数是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存在着总量过大、与社会需求脱节、低水平重复建设诸多问题。一方面,文化事业的基础性设施远远不够,如“六五”期间就提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这一目标并不高,却至今尚未实现;而新兴的文化产业亦缺少整体规划,缺少名牌和品牌产品,缺少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中央提出“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的共同要求,但又存在着不同的侧重。只有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壁垒,有区别地设定我们的文化政策和文化行为,进行积极的结构调整,优化和整合分散的文化资源,才能全面激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国文化要突破,与之密切相连的是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的突破。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得以加强和提高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应当优先对内开放,全球化应当优先全国化。我们既欢迎民营企业热心支持和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更要积极调整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市场的开发建设,构筑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和国民文化经济利益共同体。政府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尽快实施管办分离,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放促进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二、科技提升――传统文化的换装

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积淀的中华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借助信息革命和现代科技成果,以崭新的风貌和青春的姿态拥抱生活,讴歌祖国和时代

全球科技革命的时代浪潮正催生许多新兴产业,我们提出“文化换装”,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品格韵致的前提下,用现代高科技和先进适用科技辅助和提升中华文化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推进文化的科技创新。

集艺术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达・芬奇曾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也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当前我国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产业和骄阳产业,而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还是一个幼稚产业和弱势产业。但是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当代信息革命已经走过了硬件为王到软件为王的转型过程,正从网络为王时代走向内容为王时代。只有网络产业与内容产业融合发展,信息产业才会有远大的前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信息产业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文化产业的统一。同样,文化产业只有与信息产业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才有可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文化从来都是胸襟开阔与时俱进的,从来都不排斥科技手段的辅助。当代信息革命最为突出的标志之一便是其与文化的结合,由此催生了信息文化,带来了文化事业的变革(如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和信息文化产业的崛起。科学技术应用于公益文化事业,将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使文化的普及与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大大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应用于文化产业,将为其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是文化的换装,也是文化普及和传播手段的革命。用先进科技传播先进文化,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于文化的贡献率,实现高科技与先进文化的和谐发展,应是我们制定中国文化发展纲要的必然选择。

三、市场挑战――民族文化的远航

先进文化应该具有开阔高远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积极拓展海外文化市场,不断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实力

今天的中国之门正向世界敞开,我们以主人的身份欢迎各国优秀文化艺术的光临,但也应规避外来文化反客为主;世界之窗向中国打开,我们以主动的姿态睁眼欣赏外面的风景,但是中国文化企业不能只在内河航行,必须勇敢地驶向蔚蓝色的海洋。

2005,中国文化要整装远航!在纵横万里的广袤土地上原生、在绵延五千年的悠久时空中穿行、在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中扎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姿百态,具有潜在优势和神奇魅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日益开放的外部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来临!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只有走出去,才能在世界的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是自动弃权行为,就是自动放弃我们以出让部分国内市场为代价而换取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权利。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各次谈判中,文化引进和文化输出从来都不只是作为文化交流现象存在的,而是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国际贸易问题统筹考虑的。过去我们单纯强调对文化工作的政治功能,基本上是采取计划经济的运作方式从事对外文化交流。今后我们应当把文化外贸作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主要手段之一,把文化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在赚到掌声和喝彩的同时也能够赢得经济效益。我们要大力支持国内文化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积极开辟、直接进入国际主流文化市场;要努力扶持培育涉外文化产业,完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把我国深厚的潜在的文化资源,变成卓然飞扬的现实的文化优势。尽快缩小文化贸易逆差,让我国从文化进口大国变为文化出口大国。中国文化要突破,要换装,更要扬帆远航。2005,对中国必将是一个持续发展、高歌猛进的年份,中国文化将在新的一年迈出更坚实有力的步伐。中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文化建设要服从“第一要务”,紧随“经济中心”。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对内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对外鼓励文化出口和贸易,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先要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形象,同时也要实现人的文化权利,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单一的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从文化经营迈向经营文化,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在跃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境界。

文化艺术有着自身独立的价值和功能,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应首先强调文化的竞争力,然后才是产业的竞争力。从国际竞争的整体格局看,就是要通过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竞争力,达到增强当代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应当强调指出,在文化产业热运行的时候需要冷思考,始终保持理论上和战略上的清醒与自觉,当具有特殊的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