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下大力气制止垃圾邮件泛滥

2005-03-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庆修 我有话说

前不久,国际电信联盟发表公报说,约80%的电子邮件是垃圾邮件。在这些垃圾邮件当中,有21%是产品广告,16%是有关投资理财的信息,14%是诈骗或者不实的信息,14%包含色情内容,其他35%为各种各样的无益信息。垃圾邮件让人感到厌烦,每年给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250亿美元,不仅影响了信息业的发展,而且损害了人们

对于网络交流的信心。

垃圾邮件危害了互联网的发展。从整个互联网的资源利用来看,垃圾邮件里的信息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每次发送上百万,甚至上亿份,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严重时甚至拥塞整个互联网链路,中断互联网部分线路的运营。垃圾邮件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最终将超过网路的承受能力。据预测,目前全世界的垃圾邮件数量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长,2005年垃圾邮件比例将上升至90%。如果不能尽快遏制病毒和垃圾邮件,全球互联网系统有可能不堪重负而在两年内崩溃。这是因为在互联网上传输的垃圾邮件占用了大量的传输、存储和运算资源,不但造成网络资源浪费,且一旦垃圾邮件占到互联网总数据流量的1/3,就会造成巨大的存储需求,这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性形成重大挑战。

垃圾邮件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从个人用户来看,垃圾邮件浪费了人们的大量时间。一般处理1封垃圾邮件需要至少10秒钟时间,如果每天收到几十份垃圾邮件,就得花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处理。同时,垃圾邮件也威胁网络的安全。由于垃圾邮件具有反复性、强制性、欺骗性、不健康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严重干扰了个人的正常生活,浪费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据测算,每年一家10000名员工的公司因为垃圾邮件问题而造成的生产力损失要超过1300万美元。欧盟的一项调查表明,垃圾邮件每年为欧洲造成超过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此外,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垃圾邮件散播各种虚假信息或黄、赌、毒等有害信息,对社会的稳定产生种种不良影响。

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每天收到400万封电子邮件,其中大多数是垃圾,他可能是全球收到垃圾邮件最多的人。不过,与一般用户不同的是,比尔・盖茨有一个部门为他过滤不请自来的邮件,只有其中约10%能真正进入他的收件信箱。否则他的电子信箱,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邮件箱。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垃圾邮件呢?首先是利益的驱使。数量众多的垃圾邮件中含有大量的广告,通过电子邮箱进行广告宣传。投入少、回报丰厚,使得许多广告商乐此不疲。比如在欧洲,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仅需0.0005欧元,比起庞大的广告费,这点费用实在微不足道。目前,需要批量发送垃圾邮件广告的大多是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商业需求以及电子邮件低廉的发送成本为垃圾邮件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据英国媒体报道,互联网上所有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在全世界大约有150人,90%的垃圾邮件都是他们制造的。这150名垃圾邮件“幕后黑手”发送的广告内容从房产贷款到色情广告不一而足,每1000封邮件中,只要有1至2封邮件有回应,垃圾制造者们就吃喝不愁了。住在美国底特律的阿伦・拉尔斯凯堪称“垃圾邮件之王”,他家里放着好几台服务器,每分钟可发出69万条信息,一天的发送量即可达到10亿。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邮件发送国,2004年全球的垃圾邮件中有42.11%是它发出的。

其次是技术上的漏洞。消灭垃圾邮件的工作尽管不能单靠邮件服务商来实现,但其强大的技术水平是遏止垃圾邮件继续泛滥的重要环节。垃圾邮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邮件服务器缺省设置开放转发功能所致,该功能对于普通用户可有可无,但却成为垃圾邮件的中转站。比尔・盖茨表示,“垃圾邮件属重大安全问题”,通过技术完善,垃圾邮件问题可望在两年内成为明日黄花。目前,对每封发送的正常邮件都打上数字式标记,这样就能使邮件管理者能查找每一封邮件的具体来源,从而让那些用假地址进行垃圾邮件散布的行为彻底终结。一些服务商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反垃圾邮件技术。

再次,相关法律尚需进一步完善。国际电信联盟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控制网络垃圾邮件的泛滥。为此,国际电信联盟敦促各国政府加紧相关立法,并建议对恶意传播垃圾邮件的犯罪分子提起跨国刑事诉讼。在法规上加强对垃圾邮件散布行为的惩罚力度,将对垃圾邮件制造者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在国际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制定出反垃圾邮件法规。如澳大利亚的反垃圾邮件法规规定,反复发送垃圾邮件的商业企业在停止发送垃圾邮件之前每天最多可处78万美元罚金。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反垃圾邮件法,垃圾邮件制造者的最高刑期可达5年,对每封垃圾邮件的罚金最高为250美元,罚金最高可达600万美元。

总之,对付垃圾邮件最有效的方式是对现有的电子邮件传送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治理,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合作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